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477156
大小:61.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10
《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护理【摘要】目的:探讨PICC穿刺部位渗液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由PICC专业护士对全院PICC置管患者的并发症进行会诊处理和跟踪随访,观察临床效果及预后.结果PICC穿刺部位渗液与患者自身疾病、穿刺方法和过程、导管维护、纤维蛋白鞘形成等因素有关.结论为减少PICC穿刺部位渗液的发生,置管前应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积极治疗原发病。置管过程中合理选择静脉,掌握穿刺及送管技巧,尽可能做到穿刺置管一次成功。置管后规范化维护,出现PICC渗液时切忌盲目拔管,少量持续渗液但无局部不良反
2、应者可继续使用导管。【关键词】PICC并发症;预防;护理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3)12-0171-01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时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中下1/3处,常规留置时间为1年[1].可减少反复静脉穿刺所致的机械性静脉炎,减少化疗药物或其他刺激性药物对外周血管的刺激或渗漏导致的局部组织坏死,给需中长期输液的病人带来福音,尤其是肿瘤病人[2],同时减少了护理工作量。虽然PICC导管具有诸多优点,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仍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或并发症。肿
3、瘤患者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护理【摘要】目的:探讨PICC穿刺部位渗液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由PICC专业护士对全院PICC置管患者的并发症进行会诊处理和跟踪随访,观察临床效果及预后.结果PICC穿刺部位渗液与患者自身疾病、穿刺方法和过程、导管维护、纤维蛋白鞘形成等因素有关.结论为减少PICC穿刺部位渗液的发生,置管前应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积极治疗原发病。置管过程中合理选择静脉,掌握穿刺及送管技巧,尽可能做到穿刺置管一次成功。置管后规范化维护,出现PICC渗液时切忌盲目拔管,少量持续渗液但无局部不良反应
4、者可继续使用导管。【关键词】PICC并发症;预防;护理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3)12-0171-01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时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中下1/3处,常规留置时间为1年[1].可减少反复静脉穿刺所致的机械性静脉炎,减少化疗药物或其他刺激性药物对外周血管的刺激或渗漏导致的局部组织坏死,给需中长期输液的病人带来福音,尤其是肿瘤病人[2],同时减少了护理工作量。虽然PICC导管具有诸多优点,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仍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或并发症。为延
5、长PICC使用时间,保证患者使用及用药安全,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现将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进展综述如下1一般资料:从2010年6月一2013年10月,我院开展PICC技术以来,共穿刺250余例患者。其中男102例,女148例,年龄在35〜67岁之间,平均年龄52.5岁,穿刺部位贵要静脉201例,肘正中静脉49例。1.2材料3M透明贴,正压无菌输液接头,PICC穿刺包。2结果置管成功率为95%,置管留置时间为7-196天。平均112.5天。出现并发症的有89例,其中出现穿刺点处红肿、
6、渗出、感染等的有23例,导管阻塞2例,导管尖端异位2例,静脉炎62例,经处理后均未出现严重后果。3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3.1渗出、红肿3.1.1原因:多发生在24小时内,由于穿刺后压迫不够,达不到止血效果,或者穿刺肢体过度活动,易导致穿刺点渗出、红肿。3.1.2处理:穿刺后延长压迫时间迗到止血效果,并做好穿刺后的健康宣教,穿刺肢体避免过度活动和过度用力,加强观察。如穿刺点渗出液体,应及时更换敷料,使用弹力绷带加压固定,还可以局部压迫止血15〜30min,24小时内适当限制臂部活动[3]。3.2机械性静脉炎3
7、.2.1原多发生于穿刺点上方8〜10cm处,由于置管时患者精神紧张,置管过程中的疼痛引起血管收缩。置管时静脉选择不当或反复穿刺。置管前导管未充分润滑,胶手套表面滑石粉未冲洗干净。3.2.2预防与处理:置管要首选位置较深,解剖结构直,管径粗的静脉,例如贵要静脉,置管前要选择质地柔软、刺激性小、管径细、长度短的导管。操作者应熟练掌握PICC置管技术,在置管前要充分用生理盐水浸泡,迗到润滑作用送管时动作要轻柔,速度要适宜,避免速度过快而增加摩擦力造成血管内膜的损伤。同时做好心理护理,稳定患者情绪,降低患者应急反
8、应的强烈程度.。如已发生静脉炎,要避免患肢剧烈运动并抬高,及时用50%的硫酸镁湿热敷,中药金黄膏外敷或者应用紫外线治疗仪治疗。告知患者置管后3d应放松术肢,避免剧烈活动,避免负重3kg以上的物品,减少运动量,减少肌肉运动对血管壁的挤压,同时减少血管壁与导管之间的摩擦,使机体逐步适应导管,减少甚至避免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4]。3.3穿刺点感染3.3.1原因:穿刺点换药不及时或换药时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穿刺部位皮肤菌群污染导管装置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