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473124
大小:35.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2-10
《2016中考数学第九讲三角形(二)复习教案(人教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16中考数学第九讲三角形(二)复习教案(人教版)第九讲三角形(二)胡艳华9.1直角三角形基础盘点1.有一个内角_____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两锐角______.2.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_______.3.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________.4.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为a和b,斜边为,则__________,即,直角三角形_________平方和等于_________.如果三角形三边a、b、满足_________,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考点呈现考点1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
2、例1(201•常州)如图1,B⊥AE于点,D∥AB,∠B=40°,则∠ED的度数是()A70°B60°0°D40°解析:由题意知,△AB是直角三角形,且∠B=40°,所以∠A=90°-40°=0°,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相等”可得∠ED=∠A=0°故选.评注:“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两锐角的关系,多与平行线的性质结合求角的度数.考点2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例2(201•青岛)如图2,在△AB中,∠=90°,∠B=30°,AD是△AB的角平分线,DE⊥AB,垂足为E,DE=1,则B等于(
3、)AB23D+2解析:在Rt△BDE中,根据“直角三角形中,30°的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可求得BD=2BE=2,再根据角平分线性质定理,求得D=ED=1,所以B=D+BD=3故选.评注:含30°角直角三角形的性质通常用于求三角形的边和角,也是证明线段倍分问题的重要依据.考点3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例3(201•宿迁)如图3,在Rt△AB中,∠AB=90°,点D,E,F分别为AB,A,B的中点.若D=,则EF的长为______.解析: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求得AB=2B=10,再根据三角
4、形中位线定理,可得EF==,故EF=.评注:若题目的条中给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通常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得斜边长,从而为问题的进一步解决提供必要的条.考点4勾股定理例4(201•西宁)如图4,Rt△AB中,∠B=90°,AB=4,B=3,A的垂直平分线DE分别交AB,A于D,E两点,则D的长为_____.解析:先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出D=AD,故AB=BD+AD=BD+D,设D=x,则BD=4﹣x,在Rt△BD中,根据勾股定理可得,即x2=32+(4﹣x)2,解得x=,即D=评注:在运用勾股定理解决一些问题时
5、,常需要与方程相结合.运用方程思想,能使思路开阔,方法简便.考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例(201•桂林)下列各组线段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一组是()A30,40,0B7,12,13,9,12(D)3,4,6解析:在A选项中,302+402=02,所以这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故选A评注:在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三条线段能否构成直角三角形时,只要看较小两边的平方和是否等于最长边的平方即可.误区点拨1.受思维定式影响,认为边一定是斜边例1在△AB中,∠A,∠B,∠的对边分别是a,b,,若,则有()A∠A为直角B∠B为直角∠为直角D不是
6、直角三角形错解:剖析:错解受定式影响,认为∠为直角,事实上,已知条可转化为,所以∠A为直角故正确答案为A评注:勾股定理为了表述方便,通常设∠为直角,具体解题时,应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条确定直角.2.忽视分类讨论致错例2一直角三角形两边长分别是3和4,则第三边长为()ABD或错解:A剖析:条中并没有指出已知的两边是直角边,所以应利用分类讨论的思想:当3和4是直角边时,第三边长为;当3和4中有一边为斜边时,第三边长为,故应选D.评注:在解涉及直角三角形边的问题,而题目中没有给出图形的情况下,要有分类讨论的意识,以免造成漏解.跟踪训练1.(2
7、01•毕节)下列各组数据中的三个数作为三角形的边长,其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B1,,6,7,8D2,3,42.(201•宜昌)如图,AB∥D,FE⊥DB,垂足为E,∠1=0°,则∠2的度数是()A60°B0°40°D30°3.(201•大连)如图,在△AB中,∠=90°,A=2,点D在B上,∠AD=2∠B,AD=,则B的长为()A-1B+1-1D+14(201•枣庄)如图,△AB中,D⊥AB于D,E是A的中点.若AD=6,DE=,则D的长等于______.(2014̶
8、6;苏州)如图,四边形ABD为矩形,过点D作对角线BD的垂线,交B的延长线于点E,取BE的中点F,连接DF,DF=4.设AB=x,AD=,则的值为____.6(201•遵义)我国汉代数学家赵爽为了证明勾股定理,创制了一幅“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