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患者血浆d-二聚体测定的探讨

pe患者血浆d-二聚体测定的探讨

ID:28447044

大小:7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10

pe患者血浆d-二聚体测定的探讨_第1页
pe患者血浆d-二聚体测定的探讨_第2页
pe患者血浆d-二聚体测定的探讨_第3页
资源描述:

《pe患者血浆d-二聚体测定的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PE患者血浆D-二聚体测定的探讨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四川资阳641300【摘要】目的:了解肺栓塞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的变化,为进一步研宄肺栓塞病理生理机制、病程判定及疗效观察提供试验依据。方法:D-二聚体测定釆用免疫比浊法,在ACL700全自动血凝仪上进行。检测肺栓塞病人和对照组病人在入院时血浆D-二聚体的含量。结果:肺栓塞患者较对照组血浆D-二聚体含量明显增高,两者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提示肺栓塞是高凝状态的表现,血浆D-二聚体测定可作为肺栓塞判定及疗效观察的有用指标。【关键词】肺栓塞;D-二聚体;意义【中图分类号】R446.6【文

2、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3-219-01血浆D-二聚体(DD)是纤维蛋白单体经过活化因子交联后,再经过纤溶酶水解所产生的一种特异降解产物。而肺栓塞(PE)时血管内血栓形成时会引起继发性血浆纤溶酶活性增强,因而相应的DD的含量也会随之增高。故DD血浆水平的测定可作为非创伤性检查,对排除肺栓塞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木文分析了我院2年来经影像证实的35例PE患者的DD水平并与对照组比较,探讨DD对诊断PE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以筛选可疑PE病例,而避免不必要的昂贵的或创伤性的检查。1材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研究

3、对象为2013年至2015年期间经螺旋CT,MRI或肺动脉造影等检查确诊的PE病人35例。男22例,女13例,年龄21岁〜78岁。对照组32例为非PE病人,男20例,女12例,年龄23岁〜69岁,两组年龄差异无显著性。1.2方法确诊的PE患者35例及对照组32例分别测定DD及纤维蛋白原水平(Fib)。DD和Fib测定采用ACL700全自动血凝仪。试剂盒及定标血浆均由冋兴源公司提供。1.3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率采用χ2检验。2结果急性PE患者血浆DD水平平均值显著高于对照组,DD阳性率为91.4%9DD诊断P

4、E的敏感性为91.4%,特异性为68.7%,PE组Fib水平也高于对照组。注:PE组与对照组Fib比较,P<0.05;两组DD比较,P<0.01;DD阳性率比较,P<0.05o阳性,DD血浆水平>0.5mg/L;阴性,<0.5mg/L。3讨论PE以血栓栓塞多见,血栓形成时,血浆凝血因子V,VIII,Fib等物质增加,蛋白C及蛋白S减少,血小板聚集、黏附增加,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而导致PE[1]。DD是在凝血酶及因子XII作用下交联纤维蛋白溶解作用后的终末产物,血浆中DD水平升高表明体内奋血栓形成及溶解发生

5、[2]。急性PE吋由于纤维蛋白溶解作用而使其血浆含量增加,其血浆中的水平可代表体内凝血酶活性,其他一些疾病如心肌梗死、感染也可因凝血-纤溶系统激活使DD血浆水平升高[3】。研究发现,两种非侵入性检查方法正常灌注性肺妇描(NormalPerfusionlungScan)和快速ELISA法DD测定排除PE的阴性预测值>99%[4]。Castro等研宄发现PE病人DD血浆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K•敏感性为92%,特异性为71%[5],与本文结果相符。Kabrher等[6]的研究证实快速EUSA法DD测定对于可能患PE的高风险的门诊病人

6、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正常水平的DD冇助于排除可疑性PE人群。而免疫比浊法比EUSA法更快更方便。本文的结果表明,PE患者DD血浆水平显著增加,Fib升高不如DD增加明显,表明DD血浆水平升高是PE发生的一个敏感指标,但其他疾病也出现DD增加,导致特异性相对降低。因此,对于临床上PE发生概率相对较高的病人可进行DD和Fib测定筛选,对于DD血浆水平临床上<0.5mg/L的病人可排除PE,以避免创伤性检査,减少病人经济负扪;对于血浆水平>0.5mg/L的病人则优先考虑行螺旋CT,MRI检查,必要吋行肺动脉造影术等检查,以进一步

7、证实PE或其他血栓性疾病。由于DD血浆水平测定简易可行,基层单位易于幵展,所以我们认为不失为排除PE的较好方法。参考文献[1]AhucedK,SaeedE.Nephroticsyndromeandpulmonaryarterythombosis[J].AmJNephrol,1995,15:274-276.[2】莫朝辉,朱文辉,李冰,等.糖尿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的变化及其与血管病变的关系[J].中国医师杂志,2003,5(1):106-107.[3】张健青.急性肺栓塞的诊治进展[」].心血管病学进展,2002,21(1):11-15.

8、[4]MichielsJJ,SchroyensW,DEBackerW,etal.NoninvasiveexclusionanddiagnosisofpulmonaryembolismbysequentialuseoftherapidE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