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441907
大小:67.1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10
《50例子宫切除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50例子宫切除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分析戚广艳(吉林省辽源市东丰县妇幼保健院吉林辽源136300)【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5-0341-02【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子宫切除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近年来我院就诊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共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在传统护理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进行干预;将两组患者护理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全部患者经手术治疗均痊愈出院,两组患者于出院前SAS得分进行统计分析,观察组得分为(32.78±7.54)分明显优于对照组(45
2、.31±12.47)分,具有显著差异(P<0.05)o结论釆取心理护理对子宫切除患者进行干预护理,护理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护理方式,对于临床护理有指导意义。【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子宫切除疗效对比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取2008年2月至2011年12月期间,于我院就诊行子宫切除术患者中100例作为研宄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5〜58岁,平均年龄(42.2±8.3)岁;其中子宫肌瘤患者21例,子宫腺肌病1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3例,其他12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3〜60岁,平均年龄(41.5±9.2)岁。其中子宫肌
3、瘤患者22例,子宫腺肌病15例,子宫内膜异位症2例,其他11例。全部患者根据年龄及病情行子宫全切术或子宫次全切术,均保留了卵巢;已经排除有智力或精神障碍及合并其他严重身体器质性疾病的患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病程、身体状况和手术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对照组患者在围手术期间及术后均采取传统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传统护理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进行积极干预。心理干预的主要措施有心理支持护理、认知性心理干预、疏导性心理干预、主动性心理干预和出院后的健康支持。1.3观察指标对子宫切除患者护理效果进行评价,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
4、)[2]于出院时对患者进行评分,并对两组患者评分进行对比分析。SAS共有20个条目,每个条0采取4级评分,苏中条目5、9、13、17和19属于正性陈述,评分按反向顺序评分,其余15个条0为负性陈述按正常计分。计分标准:没有或很少时间有,则评为1分;冇时会冇,则评分为2分;大部分吋间有,则评分为3分门别类绝大多数吋间有或全部时间都有,则评分为4分;评分越高则证明负面情绪越严重。1.4统计学处理对两组织所得SAS得分数据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全部患者经手术治疗均痊愈出院,两组患者
5、于出院前SAS得分进行统计分析,观察组得分为(32.78±7.54)分明显优于对照组(45.31±12.47)分,具有显著差异(P<0.05)。3讨论心理护理干预在子宫切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护理,缓解了患者在围手术期间的精神压力,对增强患者的治疗和预后信心有积极作用。心理护理干预,艽核心是加强“护患沟通”[3],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治疗和出院后的生活[4】。心理护理干预具体方式:①心理支持护理。针对子宫切除患者特点进行心理支持,特别是对于年轻患者和没有生育的患者。②认知性心理干预。患者子宫切除后,因为每个人的不同阅历,包括人生经历、生活环境和受教
6、育程度的不同,对子宫切除的认知程度和心态也不一样。针对此类患者需要提高苏认知水平,帮助患者建立起正常生活的理念,提高认知水平,并动员家属进行配合,给予患者亲情关怀,共同纠正患者的消极思维。③疏导性心理干预。子宫因其在妇女生殖系统中的特殊性,将对患者生理上造成极大影响,会因失去了月经和生育的女性特征而产生悲观情绪,担心影响到以后正常生活,包括家庭和个人身体变故。④主动性心理干预。为避免患者术后的不ft心理,应加强护患沟通。护理人员应保持主动,包括与患者tl常沟通,要做到善用关心的U吻;让患者感受爱意,能够加深夫妻感情共同面对以后的生活。⑤向患者宣教子宫疾患的发生原因和病变相关知识,让患者学会术
7、后自我保健和进行生活饮食方面的调理。在患者出院前明确告知会有暂吋性的生理不适和对于生育和月经的影响,但通过积极恢复对以后性生活及女性形态影响不大;告知患者及家属出院后生活禁忌;让患者奋疑问随时主动咨询,针对术后生活中遇到的疑问进行反馈,必要吋可当面沟通,让患者在心理方面产生支持感。参考文献[1】丁丽.子宫切除病人的心理问题及心理护理⑴.中国美容医学,2010,19(Z5):71.[2】陈俊霞,洪燕,林小玲,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