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瘀同治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痰瘀同治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ID:28413948

大小:68.5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10

痰瘀同治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研究_第1页
痰瘀同治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研究_第2页
痰瘀同治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痰瘀同治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痰瘀同治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研究苏玉娜青海省人民医院中医科810000摘要:目的观察痰瘀同治论治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煎服祛痰活血止眩汤,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87.10%)明显高于对照组(61.29%),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水平明显由于对照组,(P<0.05)o结论痰瘀同治论治后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显著,值得

2、临床推广。关键词:痰瘀同治;后循环缺血;眩晕;祛痰活血止眩汤后循环缺血性(posteriorcerebralcirculation,PCI)fl2晕是临床上多见的疾病,目前认为后PCI眩晕是由于动脉硬化后,对前庭神经系统的正常血液传输造成阻碍,随之脑电活动停止,脑组织发生严重的损伤,且无法恢复⑴。现采用祛痰活血止眩汤治疗木病,疗效显著,现汇报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124例,西医诊断符合《实用神经病学》(1994年2版)标准[2]。中医辨证参照《中

3、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将12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观察组男34例,女28例,年龄43^77岁,平均年龄(54.3±4.6)岁;对照组男33例,女29例,年龄44~78岁,平均年龄(55.6±4.1)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上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o1.2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式,包括心理治疗,注意休息,饮食控制,禁烟禁酒,避免骤然、剧烈的体位改变及头颈部运动。高血压、糖尿病病人可维持原降压降糖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祛痰活血止

4、眩汤煎服,具体如下:半夏12g,茯苓15g,白术15g,天麻12g,当归15g,桃仁10g,陈皮15g,川10g,葛根25g,黄茂30g,蔓荆子10g,赤芍、白芍各15g,地龙10g,甘草6g,红花10g,1齐IJ/B,2周为一个疗程。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眩晕症状缓解情况,并记录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1.4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痊愈:眩晕等临床症状不再岀现;显效:相关临床症状显著缓解,可能存在轻微的头晕,但无旋转晃动感,不影响日常活动。有效:相关临床症状缓解,存在旋转晃动感,日常活

5、动轻微受限;无效:眩晕等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或更加严重。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采用x±s表示计量资料,正态分布采用t检验。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组间比较。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差异。2结果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治疗后,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87.10%)明显高于对照组(61.29%),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3讨论PCI在临床上较为明显的症状有眩晕、头晕,肢体、头面部麻木,四肢无力等等。动脉粥样硬化是PCI的最主要的病因。PCI常见的病因还包括,(

6、1)血管管壁性质发生改变,管壁弹性变弱。(2)血流变学变化,血液粘性变大等等[3]。目前西医治疗PCI眩晕症主要采取西药抗血小板、抗凝血、降低血脂、扩张血管及神经支持等治疗方式,并未得到满意疗效,具有病程长久不愈,容易再次发作等症状,患者需依赖药物长时间进行治疗,且大多数药物费用较高,副反应明显,病人依从性不足、无法完成完整疗程的治疗,也使治疗效果明显降低[4]。对于急性锥基底动脉闭塞的PCI眩晕症病人来说,通常单纯使用药物进行治疗效果不佳,病人具有较高的死亡率。中医学认为:眩指看东西模糊不清或发黑,晕指头晕或外界事物有旋转

7、晃动感,两种情况同时出现,称为眩晕。眩晕是指机体由于空间定位感异常而发生呢个的一种位置性错觉。病人主诉自身或四周环境存在旋转晃动感,症状较轻的患者闭上眼睛则眩晕可停止,严重者无法正常站立,摇摆不定[5]。祛痰活血止眩汤主要针对风、痰、虚、瘀而配伍,能够健运脾气,祛风化痰,补益中气、通畅血脉的效果。方中半夏燥湿化痰、降逆和胃;配以白术健脾利湿,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陈皮行气化痰可达到肺气顺痰自消的目的;天麻祛除外风,同时平熄内风而防止眩晕;黄茂理气生血以固本培元,两者合用共同达到瘀痰同治、顺肝补气养血之性;川夸、蔓荆子活血熄

8、风、可达血行风自灭之效,缓解脑组织供血不足的症状;葛根补益阳气,气行则水行,气行则血脉通畅;白芍补血敛阴,止痛柔肝,息风止痉,祛风通络;当归通畅血脉、消散瘀滞;赤芍、桃仁、红花佐之,诸药合用共奏祛风通络、化痰健脾、清热活血之效。参考文献⑴张子明,樊建平,历金财等•清眩汤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