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瘀通络灸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化瘀通络灸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ID:20128500

大小:60.1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0

化瘀通络灸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_第1页
化瘀通络灸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_第2页
化瘀通络灸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_第3页
化瘀通络灸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化瘀通络灸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化瘀通络灸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化瘀通络灸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4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80例作为临床研宄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化瘀通络灸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进行治疗。采用数字评分法(NRS)对两组患者的眩晕和伴随症状进行评价。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经过不同方式的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00%,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关键词:化瘀通络灸法;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疗效后循环缺血性眩

2、晕是由后循环缺血所导致的一种脑血管疾病,在临床中比较常见。后循环缺血是指后循环的颈动脉系统发生短暂性缺血以及脑梗死,其别称还有椎一基底动脉系统缺血、椎基底动脉疾病等[1]。而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是后循环缺血的临床症状表现,之所以会发生眩晕,主要是因为后循环系统的血液循环发生障碍,导致各个区域血液灌注不足,进而引发脑部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于是前庭功能受到影响,眩晕综合征由此而产生[2]。目前,临床中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中医治疗,另一种是西医治疗。我院为探讨传统的中医化瘀通络灸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效果,特选取了80例患者作为临床研宄对象进行专项研宄,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3、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次研宄中,观察组有男患者21例,女患者19例;年龄为45—78岁,平均年龄(57±2.7)岁;病程1一7天,平均病程(3.2±2.1)天。对照组有男患者18例,女患者22例;年龄为47—80岁,平均年龄(58±2.5)岁;病程1_6天,平均病程(3.3±2.0)天。经比较,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o本次研究排除了有严重心、肝、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1.2治疗方法在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如果患者有合并症比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则要给予患者降压、降糖等常规治疗;同时,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不使用抗凝剂和扩血管

4、药物,以防止检测结果受到影响[3]。1.2.1观察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化瘀通络灸法进行治疗:①百会穴灸法治疗:找到百会穴,在百会穴上铺设六层棉布,之后将清艾条点燃并将它垂直按压在百会穴的正上方的棉布上,稍微施力按压2—5秒,在患者能够感受到灼热感时将艾条拿开。按照以上步骤反复操作15-20分钟之后,将艾条和棉布撤离[4]。②大椎穴、涌泉穴灸法治疗:找准大椎穴和涌泉穴,使用灸架,按照先大椎穴后涌泉穴的顺寻进行艾灸,反复操作30分钟左右,直至局部皮肤出现潮红。每天艾灸一次,以一周为一个疗程,共治疗两个疗程[5]。1.2.2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治疗:给予患者奥扎格雷钠注射液(海南利能康泰制药有限

5、公司,国药准字H20093200),每次40-80mg,溶于适当量电解质或5%葡萄糖溶液中。每日1-2次,24小时连续静脉滴注。1-2周为一疗程。另外,根据年龄?p症状适当增减用曰-里。1.3疗效判定痊愈:患者的眩晕及伴随症状消失,能够正常活动。有效:患者的眩晕及伴随症状有所好转,有轻微的头晕目眩,基本能够支持正常的活动。无效:患者的眩晕及伴随症状没有变化,或者症状加重。1.4统计学分析患者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土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P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