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理念下的备课

浅谈新课改理念下的备课

ID:28410470

大小:53.5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9

浅谈新课改理念下的备课_第1页
浅谈新课改理念下的备课_第2页
浅谈新课改理念下的备课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新课改理念下的备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新课改理念下的备课蒋铁娟吉林省辉南县第五中学135100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必须改变以教师为主体的旧的课堂教学结构,在教学上体现“以人为木”。这就要求教师构建以学牛为主体的新的课堂结构。作为课堂教学基础的备课工作,就必须由备教为主转变为备教与备学相结合,以备学为主。这就是说,教不能代替学,教是为了调动学,教什么、怎么教、学什么、怎么学都是以学牛发展为出发点。一、教案与学案的不同内涵以往教师写教案时,总是把教学目标作为教案的第一项,一般的顺序都是“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思想教育目标”。它的根据来自教材,是教师认真阅读教学大纲和教材后经过分析、加

2、工、整理而写成的切实可行的有关教学内容、教材组织和讲授方法的案例,它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教师讲什么和如何讲。虽然学校也一再强调“既备书”、“又备人”,但在“备人”上总是思考不具体、不深入。新课改则要求教师备课的重点是“学案”。“学案”是在教案的基础上,为了开启学生智慧和发展学生能力,遵循以学牛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采用启发式、研究式教法的案例,学生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牛自主参与、积极探究、亲自体验、深切感悟,既学习知识乂发展能力,既掌握方法乂了解过程,既注重学习态度乂注重价值观的形成。“教案”与“学案”一个侧

3、重于教师“给予”,一个侧重学生“拿来”;一个侧重于“学会”,一个侧重于“会学”。两者虽然紧密联系,但在目标要求、课堂角色、教学方式方法甚至培养结果上,都有木质的不同。二、学案的基木构成因素一份完整的学案,包括:1.教学过程设计,主要是问题设计。我们主张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的学习上面,即在“学”上狠下功夫。教学环节要把学生的“自学”和“共学”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教师的导学应努力体现在学生“自学”和“共学”之中,真正起到启发、点拨、调控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学案时把学案设计成i份引导探索型的自学提纲。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探索、求知,是学案设计的

4、关键所在。这就要求教师要依据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精心构筑问题链。问题的设计一定要有科学性、启发性、趣味性,还要有一定的层次和梯度。1.教学方法设计,应遵循创造性原则、灵活性原则。教师要在自己的教学风格的基础上,创造出适合学生、适应教材的教学方法。人的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的,创设一定的情境,就能使学生身临其境,进入角色,激起兴趣,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还可以根据学习内容,适吋、灵活地采用多种方式、方法,譬如介绍知识背景、丰富的表情、生动的语言、多媒体的运用等等。三、学案的主要特点教师备“学案”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新

5、课程理念的必然要求,是创新教育理念的体现,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理论依据和操作指南。它有三个特点:1•主体性。对学案设计而言,实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是它的目的、目标。所以,要尊重学生,注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设计答案过程中要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从学生知识水平和思维规律出发,做到有针对性。应依靠学生,注重引导学生直接参与教学过程,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各个教学环节都要引导和组织学生自主完成,应信任学生,注重用足够的吋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学和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做学习的主人。2•探索性。教师在设计学案吋,应科学地设计问题,引导探索,让学生在探

6、索的长河中劈波斩浪、奋勇前进,直到登上成功的彼岸。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注重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和创新的起点,教师要用启发式教学为学生创造发问的氛围、条件、环境。1•引导性。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探索性,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不约束课堂、对学生听之任之;恰恰相反,教师要立足于主导地位,肩负起责任。课前要精心设计教和学,课上要积极施教,应变有术,引导得法。这样师生才能默契配合、和谐相处,共同实现教学目标,创建教学最佳境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