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堂教学的策略

浅谈课堂教学的策略

ID:28409068

大小:58.1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9

浅谈课堂教学的策略_第1页
浅谈课堂教学的策略_第2页
浅谈课堂教学的策略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课堂教学的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课堂教学的策略李朝霞(日照市东港区日照街道中心小学,山东日照276800)在新课改的大潮中,很多教师精彩的课堂教学展示,曾一度让众多一线教师看到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春天。几年过去了,很多语文课堂教学仍然呈现出单调、枯燥、繁琐与压抑的状态,学生语文素养得不到真正有效的提高。如何使教师拥有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念呢?笔者在以下方面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一、文木解读教学设计的前提特级教师于永正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课前,老师得先和文木对话,即钻研好教材。只有把教材把握好了,才能和学牛交流。”我们的备课为什

2、么千篇一律、缺乏创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单纯依赖教参,毫无个人的解读和构想。他们单纯依据教参确立教学目标,定位重点难点,构思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流程,不敢越雷池一步,把教参内容绝对化。实际上,教参仅仅是素材、例子、资料库,而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不论何时、何地、何学牛群体都适应)的备课法宝。所以,要从教师木人解读文木入手,才能解决单纯依赖教参问题,才能真正实现教学设计的个性化、多样化、创新化。二、目标设定教学设计的方向前面我们己经分析了,课程目标是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3、的。因此,教学目标的设定也要从“三个维度”出发,注重体现综合性和全面性。三、资源准备教学设计的基础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准备,主要包括:开发并利用好语文教材,发挥教材的多种功能;倡导牛动活泼的自主学习方式,改变单一的以讲授文木为主的教学模式,把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引进课堂。如自主学习方面,可以引导学牛上网、读课外书、咨询、讨论,组织学生在课前、课后搜集资料,举行故事会、朗诵会、讨论会,还可以指导他们演课本剧、办手抄报、编习作集等;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生动活泼的语文实践,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如充分利用当地

4、的自然、人文景观,引导学生观察、调查,获得信息;因地制宜地创设多彩的有利于学习的校园环境。如在教室里张贴学生自己的书法、绘画作品,发动学生精心布置班级的“图书角”“阅读栏”等;开发并形成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四、教学流程教学设计的关键1・教学流程要从传统的程序化的线性设计,向现代的人性化的板块设计转变以《田忌赛马》为例,传统的程序化的线性设计:A.导入课文,介绍文中人物和历史背景;B.教师范读课文,指导学习生字新词;C.学生自读课文,给文章分段;解读教材,学生跟着教案走;D.逐段讲解课文,弄清两次赛马过程;

5、E.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简析:教学过程充其量是对教材的解读,学生是被动的。下面是现代的人性化的板块设计:A.导读板块:纸牌游戏,初涉文本。B.初读板块:动画配咅,进入文本。C.精读板块:辩论比赛,深入文本。D.拓展板块:给齐王写信,超越文本。简析:按这样的设计实施的教学进行过程是充满智1慧、连接学生生活的生态课堂。2•教学流程要根据不同课型的性质和任务,既要体现针对性,又要注重操作性根据阅读教学的规律和学生的需要,可将新的小学阅读教学划分为精读课、略读课、学习方法指导课和课外阅读指导课四种类型。

6、四种类型的课,其教学流程应该有所不同:(1)精读课:教学流程大致为:粗读课文,整体感知→精读课文,深入感悟→研读品读,深层体悟→熟读成诵,尝试运用。(2)略读课:教学流程大致为:问题引路,略读课文,了解大意→围绕重点,以读为主,体会感情。(3)学习方法指导课:教学流程大致为:提出操练任务,师生分头准备→教师扼要讲解,学生充分操练→学生交流心得,师生共同总结。(4)课外阅读展示课:教学流程大致为:课前学生准备→课中交流展示。五、教学反思教

7、学设计的延伸1•为什么要重视教学反思研究表明:一个教师的成长二经验+反思;一个人或许工作20年,但如果没有反思,也只是一年经验的20次重复。因为,通过反思,教师会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通过反思,教师能在学生的“错误”中寻求发展,在自身的“失败”中找到出路,在教材的“局限”中谋求进步;通过反思,教师可以从冲动的、例性的行为中解放出来,以审慎的、意志的方式实施教学行为;通过反思,还可以使教师从教学主体、目的和工具等方面,从教学前、中、后等环节获得体验,变得更加成熟。2.教师怎样进行教学

8、反思一是要明确的内容(包括技术层面的反思、观念层面的反思、解释层面的反思、解放层面的反思、宏观背景层面的反思);二是掌握反思的策略(包括写反思日记、课堂录像、同行观摩、校际赛课、专家观摩等)。总之,教学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课堂上灵活的应变能力,熟练的驾驭能力,炉火纯青的教育艺术,都有赖于教学各方面持之以恒的锻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