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阈中生态文明建设

浅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阈中生态文明建设

ID:28404908

大小:68.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09

浅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阈中生态文明建设_第1页
浅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阈中生态文明建设_第2页
浅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阈中生态文明建设_第3页
浅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阈中生态文明建设_第4页
浅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阈中生态文明建设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阈中生态文明建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阈中生态文明建摘要: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要求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既不能照搬书本又不能照搬外国经验,既要呈现中国作风和气派,又要体现以科学发展、社会和谐为价值来发展生态文明。因此我们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积极构建科学的生态文明观。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态文明;建设中图分类号:D2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9-0057-02如今,当我们在赞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取得的巨大文明进步的同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生态危机问题也日益得到国内思想理论界的关

2、注和思考,生态文明逐渐成为近年来政治、经济、管理等社会科学研究的焦点问题。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1]。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蕴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包括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历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产物。本文分为五个部分,首先阐明了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指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通过分析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中国化的现状,说明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中国化中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措施。一、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生态文明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

3、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的总和,它体现了人们尊重自然、利用和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理念。是人类在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做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它表征着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进步状态。生态文明既包含人类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安全的意识、法律、制度、政策,也包括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组织机构和实际行动。如果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这一视角来观察人类文明形态的演变发展,可以说,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后工业文明,是人类社会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是人类迄今最高的

4、文明形态⑵。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3]。二、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一)马克思主义提出了尊重自然规律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马克思认为,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也是人类无机的身体;但人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必须在社会中实践,并在社会中实现[4]。马克思又指出'

5、‘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来说才是自己的人的存在,并且自然界对他来说才成为人。因此,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5]恩格斯曾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生态文明意识到只有珍视自然的价值,人类才能实现价值,只有让万物生存,人类才能更好地生存。生态文明观告诉我们:自然界是人类社会生存、繁衍和发展的基础。所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并与自然界和谐相处,是人类文明延续的必要条件,否则就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甚至危及人

6、类的生存。生态文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提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二)生态文明彰显出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解,从而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从传统发展观到科学发展观,是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的飞跃。生态文明认为人是价值的中心,但不是自然的主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过程中,应注重生态价值,以生态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才能形成全面、长期的和谐社会。同时,生态文明秉持可持续发展与公平公正的价值理念,这些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相一致。在新

7、的历史条件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应当实现思想意识的三大转变,即从传统的向“自然宣战”、“征服自然”等理念,向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转变;从粗放型的以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模式,向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模式转变;从把增长简单地等同于发展的观念、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发展理念转变。妥善处理好当前社会各个方面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基本要求。(三)生态文明

8、与中华文明一脉相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又融合了中华文明和时代特色。现在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在遵循客观规的前提下,充分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