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412005
大小:2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1
《浅谈生态文明建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新形态。以尊重和保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为内涵,引导人们走持续、和谐发展的道路。牛态文明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取得的全部成果。它是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依存的结果,是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和行为超越了敬畏自然,反思了征服自然,最终走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性发展方式。人类生态观的演化有四个阶段:原生态、生态破坏、生态觉醒、生态自觉,而我们正处在破坏与觉醒之间。人类木身是自然界的产物,其一经产生便与
2、自然发生关系,并在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特点。人与自然的关系自人类诞生就客观存在,但人类提出“生态文明”的概念,则是随着人们在处理与自然界关系的实践发展屮认识不断升华的产物。在原始社会,大约距今400万年左右,人类进入石器吋代,劳动工具简陋,只能被动地依赖自然、顺从自然,人口规模和平均寿命都很低,从自然界获取很少的资源,维持着自身极低水平的生存和繁衍。在这一阶段,人类主要生产方式就是捕猎和采摘,对自然的利用能力极为低下,其破坏作用也很小,没有也不可能产生生态危机,人与自然维持着以人对自然的完全被动服从为特征的天人混沌一体的共处关系。在农业社会,大约距今1万年左右,人类进入
3、铁器吋代,随着劳动工具的改进,生产力水平有了进步,人类主动利用自然、开发资源的能力增强,相应对自然有所破坏,局部地区甚至还较严重;同时,随着人15规模不断扩大,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下,局部地区出现过人口增长超过资源承载能力的状况,乃至引发争夺资源的战争。但从总体上看,人类开发利用自然的能力仍然低下,对自然的破坏也很有限;相对于人口规模和消费水平,资源环境还有较大容量,没有出现全面性的生态危机。这一阶段,人与自然维持着以局部性、阶段性不和谐但整体相对平衡为特征的共处关系。到了工业社会,距今300年左右,人类进入机器时代,科技进步加快,大工业生产迅猛发展,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空前增强,
4、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物质财富,人口数量大幅增加、人均寿命大幅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改善,工业化的这些成果都是历史的进步;但同吋传统工业化道路也使得人与自然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自然资源FI趋廣乏,环境污染FI渐严重,生态系统恶化加剧,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生态危机的重大威胁,人与自然的关系全面紧张,变得很不和谐。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随着西方工业化国家环境公害事件频发,以及两次世界石油危机,引起了人类对传统工业化道路弊端的警醒。与此同时,一些中外学者也陆续提出并使用了“生态文明”的概念。从上述历史背景可以看出,“生态文明”的理念是工业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与资源、环境孑盾日益尖锐的产物,是人们
5、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特别是传统工业化增长模式导致越來越严重的生态危机进行深刻反思的结果。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独篇论述一一大力推进牛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我们党一直高度重视生态问题,上世纪80年代初就提出了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1983年在全国环保会议上中央将环境保护确定为基本国策;1994年中国政府发表《中国21世纪议程一一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A皮书》,首次提出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经济社会发展长远规划;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整个社会
6、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屮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2007年党的十七大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五大目标之一,并首次将人与自然和谐,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写入党章;2012年党的十八大则把“生态文明建设”纳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系统阐述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指明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正确方向和路径。“生态文明”的概念虽然不是我们党首先提出的,但揭示其本质、丰富其内涵,不是停留在研究上、宣示上,而是把它作为执政理念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全社会加以推行
7、,则是前无古人的。这是我们党总结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史,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智慧,借鉴国际国内现代生态理论和正反两方而实践,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而临的突岀问题和重大挑战,探索屮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最新成果。按照党的十八大的总体部署,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以下重要原则。一是坚持把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作为木质要求,着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生态环境质量,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二是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