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的中国化

ID:45000414

大小:170.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11-07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的中国化_第1页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的中国化_第2页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的中国化_第3页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的中国化_第4页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的中国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的中国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的中国化11思政徐清一.“生态文明”简介生态文明是在和谐的生态发展环境、科学的生态发展意识和健康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良性循环与发展。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生态文明”的社会发展目标,它构成了中国共产党就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治理方面新的理论和政策导向。“十七大”报告所提出的“生态文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之一,它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创新发展和科学运用。二.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1.人与自然的辩证观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基石。

2、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对旧的哲学自然观的积极扬弃。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坚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承认自然界的客观实在性及其对于人类的优先地位,而且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关于劳动中介性的观点,确立了从实践出发去考察人与自然关系的视角,既从生存实践的观点去理解人与自然的分化与对立,又从生存实践的原则去探寻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从而真正揭示人与自然关系的奥秘,成为我们当今研究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基础。2.人口、资源、经济协调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指向。马克思恩格斯从人口再生

3、产与物质再生产、自然再生产与物质再生产协调发展的观点出发,指出了合理解决经济建设中的环境和生态问题的关键在于正确认识自然的价值,并在开发利用自然时加大对自然的再生产建设力度。三.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中国化成果1.毛泽东思想中的生态文明观。其主要体现为以消灭荒地荒山、改变自然面貌为目标,开展了务实有效的绿化祖国、修复生态、保护环境、调控资源、防治病虫害等工作,重点是做好植树造林及加强水利建设。首先,提出了“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著名论断。为了打好治水这一仗,毛泽东发出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要

4、把黄河事情办好”、“一定要根治海河”等号召,初步解决了长期困扰华北、黄淮地区的水患问题。其次,要注重植树造林,加强林业建设。毛泽东对中国林业事业发展的关注是多元性的,具有浓厚的生态意识。他多次强调林业的作用,认为林业是个很了不起的事业,森林是很宝贵的资源,一定要保护好山林,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2.邓小平理论中的生态文明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提出保护环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把保护环境确定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并制定了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战略方针

5、。标志着我国的生态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邓小平的生态文明观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1)提倡植树造林,绿化祖国。邓小平指出,“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件大好事,是建设社会主义,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要坚持二十年,坚持一百年,坚持一千年,要一代一代永远干下去。”(2)兴修水利工程,减灾防灾。邓小平多次强调要搞好农田水利建设,减灾防灾,增产丰收,“水利建设,这几年国家花钱不少,但是灌溉效益却不高。现在要考虑对原来的水利工程进行修补,有的地方要打一点井。(3)加强法制建设,使生态环境建设走向法制化的轨道

6、。在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指出:“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例如工厂法、人民公社法、森林法、草原法、环境保护法等,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生态文明观首先,生态环境是生产力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称为生态生产力),生态生产力是人类推动自然—人—社会复合体和谐协调、共生共荣、共同发展的能力,是真正先进的生产力,而生态文明影响着生产力诸要素的性质和水平,作用和制约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建立在先进生产力基础

7、之上的文明形态。其次,生态文化作为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已成为当今社会科学、和谐发展的重要支持,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是代表最先进文化的具体体现。再次,建设生态文明,培育美丽的生态环境,不仅能改善生存环境,而且能提高生活质量,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体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生态文明观主要包括如下内容:(1)要把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到关系可持续发展问题的高度来认识。江泽民指出,环境保护工作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开发与利用好资源则是环境保护工作的

8、重中之重,而资源的开发表现为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掘。“我们必须努力做到投资少、消耗资源少”,资源的合理开发应该建立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之上。(2)实践“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生态观,必须做到经济发展与生态良好的辨证统一。针对某些为获取一时之利而不惜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的现象,江泽民指出“:任何地方的经济发展都要注重提高质量效益,注重优化结构,都要坚持以生态环境良好循环为基础,这样的发展才是健康的、可持续的。”4.科学发展观中的生态文明观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