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压力与寻求社会支持的关系.doc

大学生心理压力与寻求社会支持的关系.doc

ID:28381453

大小:2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9

大学生心理压力与寻求社会支持的关系.doc_第1页
大学生心理压力与寻求社会支持的关系.doc_第2页
大学生心理压力与寻求社会支持的关系.doc_第3页
大学生心理压力与寻求社会支持的关系.doc_第4页
大学生心理压力与寻求社会支持的关系.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学生心理压力与寻求社会支持的关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大学生心理压力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1引言当今的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直面着社会越来越多的问题,从而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而由于人生经验阅历和心理脆弱以及处事方式的不成熟等各方面的原因,大学生在面对这些种种的压力的时候,往往不能很好的处理,更不能转压力为动力。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有很多种,造成大学生心理压力原因也是方方面面的。总的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来自就业自从上世纪末国家实行教改、高校扩招后,“大学生”——这一以前代表着“铁饭碗”的群体便尴尬了起来,简单地说,以前大学生都是包分配工作的,而现在就不一样了,而且愈演愈烈,到如今就有了一种说法—

2、—毕业就等于失业。就业的压力成了大学生各种压力的第一。如今大学毕业生毕业之后的出路无非就是这么几条:考研继续学习、从军、进入国家机关、进入事业单位、进入国有企业、进入非国有企业、自己创业。但前面六条名额毕竟有限,而最后一条有受到资金等因素的制约。大学毕业生人数日益增加,而社会可提供的岗位却就只有那么几个,每年都会有近三分之一的大学应届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而这将近三分之一的人又将成为下一届毕业生的强力竞争对手,另形势更加严峻。(二)来自学业学习上感到不习惯,归咎其原因主要是进入大学来学习方式和方法和高中有着本质上的区别,高中大都是被动的老师监督的

3、学习,而进入大学却没有人会要求你去学习,完全是靠自觉。所以大学生往往在平时浑浑噩噩就过了,一到期末考试以后就会面临着挂科、补考、重修、甚至清考。这就会让我们大学生在学习激情与信心上受到较大的打击,而且还有可能陷入一个不愿意学习的恶性循环怪圈。(三)来自人际关系进入大学,开始有陌生的同学,全新的人际交往圈,与高中单纯直率完全不同的交友环境。如何适应大学交际?如何交到朋友?如何正确处理舍友、同学、导师的交际氛围?这些需要摸索适应的人际关系同样造成了大学生的心理压力。综上所述,大学生面临着严重的心理压力,对其身心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因此如何缓解大

4、学生心理压力是当今心理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社会支持方面进行研究探索。2文献综述2.1社会支持理论2.1.1社会支持的定义社会支持通常是指来自社会各方面包括父母、亲戚、朋友等给予个体的精神或物质上的帮助和支持的系统[1]。社会支持作为一个普遍概念对人们来讲并不陌生,而且在同一文化背景下也无理解上的歧义。但作为科学的研究对象和专业概念,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先后有精神病学、社会学、心理学、医学等学科涉入,其内涵在各个学科之间甚至于学科内部从来未达到统一[2]J.E.Hupcey(1998)把以往对社会支持的定义归纳为5类:(1)根据所提供的

5、社会支持的性质。如Cobb(1976)提出社会支持是那些导致某人相信自己被关心、被爱、有自尊、有价值的信息,或者是导致某人相信自己属于一个相互承担责任的社交网络的信息;(2)从接受支持者的角度来看,ProcidanoandHeller(1983)提出社会支持是个体在多大程度上相信自己对支持、信息和反馈的需要能得到满足;(3)社会支持提供者的意图或行为。(Shumaker&Brownell,1984);(4)与互惠性相关,即支持的接受者和提供者之间的资源的交换。Antonucci(1985)提出实际上的支持的给予、得到和交换通常被认为是社会支持

6、的基本作用;(5)根据社会关系网络。“社会支持是个体可以通过其它个体,团体和更大的社交团体获得的支持的可能性(Linetal,1979)。国内学者程虹娟从三个角度归纳了对社会支持的定义。一是从社会互动关系来定义社会支持。典型的定义为:社会支持不仅仅是一种单向的关怀或帮助,它在多数情形下是一种社会交换,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社会互动关系;二是从社会行为性质来定义社会支持。如上所列举出的Cobb(1976)定义;三是从社会资源的作用来定义社会支持。如Gottlieb(1981)定义为:来自于社会关系的帮助、人们联系的方式以及支持网络中成员间的资源交换

7、。二、社会支持的分类国外早期研究社会支持者将社会支持看作是宽泛、统一的关系的整体。随着研究的深入,一些研究者发现不同类型的社会关系提供不同类型的社会支持。Barrera和Ainlay(1983)[3]将社会支持分为六类,具体包括:(1)物质的帮助。(2)行为的援助,如分担体力劳动的工作。(3)亲密的交往行为,比如倾听、表示尊重、关心、理解等。(4)指导,如提供帮助、信息和指导。(5)反馈,如提供有关他们行为、思想和感情的个人的反馈。(6)积极的社会交往,如参加娱乐和放松的社会交往。国内学者肖水源[4]把社会支持分为三个方面:客观支持、主观支持

8、和个体的利用度。陶沙、李伟[5]等通过对大学生社会支持结构的研究发现,从社会支持来源的角度来看,社会支持的构成分为两大类:纵向来源(如父母、教师等)和横向来源(如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