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解读讲座稿

新课标解读讲座稿

ID:28369409

大小:51.5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8-12-09

新课标解读讲座稿_第1页
新课标解读讲座稿_第2页
新课标解读讲座稿_第3页
新课标解读讲座稿_第4页
新课标解读讲座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课标解读讲座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用爱心呵护事业用勤奋撞击成功——课程标准(2011版)实施要点 2012年3月23日及4月25日至26日,本人有幸到南昌和井冈山参加新课标培训。通过这两次的培训学习,我收益匪浅,新课程发展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这是一种价值观取向的问题。通过学习与实践,就课程标准(2011版)实施要点,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抛砖引玉,与同行们切磋交流:一、新标准颁布的背景经历了:(1)8年修改、完善;(2)10年学校实践的检验;(3)国家《义务教育法》的颁布;(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研制与实施;(5)推进素

2、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减负……二、意义与价值1.坚持改革不动摇,新标准的颁布是对10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向的肯定与坚持。2.充分吸纳了10年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经验与教训。(1)2003年开始启动修订,确保了充分的总结、调查、分析、论证的时间。(2)调研与回应各方意见。-..(3)对原来课标中教师感到表述不清或容易产生歧义的地方,重新作了清楚的描述。对课程实施中容易产生的困惑和问题,在教学建议中作了进一步的说明。如2011版的《数学》课程标准在“目标”中明确提出,使学生“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

3、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由传统的教师熟悉的“双基”概念发展为“四基”,这一改动,就是对课程改革实验理念的进一步诠释,也是10年来对数学课程改革实施过程的反思与总结的结果。再如,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定位,实验中一直存有争议和歧义。修订中明确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即不是语言学、文字学、文学等的知识性、理论性课程。同时,它是一门包含语言、文字、文章、文学以及思想文化等内容的综合性课程,但不是其中各项内容的简单相加。这一改动明确了语文课程目标和内容的核心——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

4、和文学活动。从而引导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多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上——包括实用的语文运用和审美的语文运用——下工夫。对10年课程改革实验成果的吸纳与借鉴,还更集中地反映在“实施建议”部分。各学科从教学、评价、教材编写及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几方面进行了重新的撰写,更新或补充了相当的案例。相比“实验版”-..,2011版的课程标准提供的案例和对实施的建议无疑更加成熟,具有鲜明的引领性和针对性。3.课程建设走向更加规范化、制度化。本次课程标准的修订完善过程,记载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建设走向更加法制化、科学化和制度化的过程。(1)《义务教育法》的颁发,

5、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向法制化的迈进。(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研制与颁布,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民主、开放的过程。 2010年,教育部成立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工作领导小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咨询委员会”、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领导小组与两个委员会一同构成了部党组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织和体制保障体系,是教育部推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重要举措。修订工作在严谨、科学的程序下进行。实验情况调研、国际比较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等是必须的工作环节。2003年5月和2007年上半年,教

6、育部对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实施情况进行大规模调研,覆盖全国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11.7万多人。各学科修订组还从近几年报刊杂志的有关文章中搜集研究人员和一线教师的意见,并直接到中小学开展调查研究。-..修订工作结束后,教育部又再次向全国32个省级教育行政部门、16个大学课程中心以及11家出版社教材主编征求意见,得到反馈意见两万余条。此外,教育部还向89位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以及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等征求了意见,就文科课程标准向中宣部、外交部、中央党史研究室征求了意见。审议工作坚持综合审议与学科审议相结合,最后投票表决的方式进

7、行,审议机制初步建立。4.回应当前社会关切的热点、焦点问题。2011版新课标的出台在全社会强烈的对推进素质教育、对教育公平和质量的期待,特别是减轻学生负担的背景下出台,必将回应这些社会关切的重要问题。如修订后的英语课程标准里明确提出不同地方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确定英语课程开设的起始年级。删去了原“实验稿”中有关“从小学一年级起开设英语课程”的表述。再如减负,课程标准层面减负的方式主要有四种: 第一,删除部分内容。2011版中删除了部分学生学习难度较大,同时对于实现课程目标也不是必须的内容。如数学统计与概率部分第一、二学段删除了较多内容,

8、在第三学段删除了“感受抽样的必要性,计算极差”等学习理解较难的内容。第二是降低要求。如《语文》和《英语》学科适当调整了识字和词汇的量的要求。小学1-2年的识字量由“1600~1800”调整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