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367742
大小:8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9
《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设计案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教师在教学Z中采用题海战术,是可以对学生程序性知识有一定好处的,如可以完善一些细微的缺漏,弥补不足Z处。但是这种题海战术对学生的害处也不小。例如,学生为此会花费大量时间,课外生活也会因Z减少,甚至有些学生在长期情况下,会出现厌学,避学等情况,所以,教师应该搜集一些经典,综合性的习题。情景与示范4.5(中国)地形特点:(《中国地理》八年级笫一学期,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这里的三个冃标中行为动词是“说出“、“填写”、“说明”,从这些行为动词可知,这节课是以陈述性知识为主要目标的。[教学目标】1.能
2、用自己的话说出11«国地形三人特点及其影响。①地势由西向东变化特点及其对河流影响。②沿海大陆架分布特点及其对经济影响。③地形类型分布特点及其对经济影响。2.对给予的某一纬度地形剖面图,能境写不同剖而所代表的地形类型。3.能说明“山地”和“山区“两个术语的含义界同。[任务分析]1.起点能力①知识准备:学牛已具备地形、地势和五类地型等概念。②技能准备:能运用分层设色图、地形剖面图和景观图识别地形类型和地势变化。2.知识类型及其习得条件中国地形、地势是一般地形、地势概念的特例,全课基本上是下位概念和具体事实性知
3、识学习,原有上位概念是其学习的必要条件,阅读技能是其支持性条件。3.课型新知识习得与巩固并重。4.课时―课时。[教学过程](一)告知教学目标,明确学习任务师:我们学习过《中国地理》中“位置、疆域和政区”、"人口和民族”两章,今天学习第三章“地形”中的第一节(板书:地形特点)。请看这节课的教学冃标:这里的原有概念与新学习的知识是上下位关系。只耍原有概念清晰,新知识学习难度不大。(二)提示学牛回忆原有知识,找到新知识同化点师:为了学好木课知识,我们来冋忆以前学过的相关知识。师:呈现景观图。生:看图。(以下4种
4、景观图让学生一一识别并回答)师:景观图表示哪类地形?生:答。师:地形和地势两个概念如何区别?。生:答。师:小结。原有知识复习是为新知识学习准备内部必要条件。全课多次要求学生看地图,读图技能是迅速获得陈述性知识的支持性条件。(三)呈现新教材,促进新知识理解1.新授:中国地势由西向东变化特点师:呈现“中国地势阶梯状分布示意图“,提示学生看图。牛:看图,读高度表。师:从图上可以看出屮国地势由西向东变化的哪些特点?(教师从海拔、地形类型、分界线三方面启发学生做出判断)生:看书回答。・师:边讲边板书300N地势剖面
5、图(图略)。师:归纳并板书(地势酋高东低,呈阶梯状下降)。2.新授:大陆架分布特点师:我们完成了目标1・①。现在看沿海大陆架特点(目标1・②),请同学们看书,看图。师:我国近海大陆架特点是什么?生:答。师:板书(沿海人陆架广阔)。师:这样的大陆架对经济发展冇什么好处?生:答。师:补充(略)。下位概念性知识和事实性知识理解容易,准确记忆难,所以教学中应加强学习和记忆方法指导。3.新授:小国地形类型分布特点师:请同学们在中国地形图上找一找,我国有哪几种地形。生:答。师:地形类型分布有什么特点?生:答。师:归纳
6、并板书(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师:山区和山地两个概念有什么不同?生:答。师;补充说明1/3山地和2/3山区所指的地域差异。师:小结并指导学牛记忆三个特点和三级阶梯的海拔髙度。三个巩固和检测题与三个忖标相对应,不但要求记忆,而fl•要求理解。(四)知识巩固与目标检测阶段1.投影呈现320N地形剖面图和这个地势阶梯状分布示意图,让学生观察,回顾刚学过的知识。2.检杏知识理解和巩固悄况。(把书合上)3.公布练习,学生当堂完成,教师指正。⑴读3rn地形剖面图,写出各地形名称(图略)。(2)填写中国地形三大
7、特点:①地势由西向东变化特点。②大陆架特点。:③地形类型分布特点。(3)请说说中国山地只占全国总面积1/3,而山区面积占2/3溺的原因。•溺(皮连生主编.教学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程序性知识及其教学设计'程序性知识是有关“怎么办”的知识,是关于方法和应用的知识。语文中的句子规则,数学、物理、化学中的大部分知识,体育中的动作技能等都属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的教学设计应确定的教学目标,主要就是帮助V牛形成运川概念、规则和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达到这一目标,程序性知识教学要有充分的练习设计。
8、在设计概念练习时,应注意充分应用正反例。呈现正例冇助于概括和迁移,但也可能导致泛化。呈现反例冇助于辨别,使概念精情景与示范4.6句式的变换——主动和被动的变换(初屮《语文》第五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这两个口标符合行为口标要求o[教学目标】1.对教科帖上或教帅提供的主动句和被动句,学生能改成相应的被动句和主动句o2.能结合例句说出上述两种句式互换的规则。这里的任务分析反映了语文能力的特点。[任务分析】1.教材知识结构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