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试题答案

分析化学-试题答案

ID:28364644

大小:469.50 KB

页数:38页

时间:2018-12-09

分析化学-试题答案_第1页
分析化学-试题答案_第2页
分析化学-试题答案_第3页
分析化学-试题答案_第4页
分析化学-试题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分析化学-试题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选择题(20分。1.用法扬司法测Cl-时,常加入糊精,其作用是--------------------------(B)A.掩蔽干扰离子;B.防止AgCl凝聚;C.防止AgCl沉淀转化D.防止AgCl感光2.间接碘量法中正确使用淀粉指示剂的做法是----------------------------(D)A.滴定开始时加入指示剂;B.为使指示剂变色灵敏,应适当加热;C.指示剂须终点时加入;D.指示剂必须在接近终点时加入。3.螯合剂二乙三氨五乙酸(EDPA,用H5L表示)的五个pKa值分别为1.94,2.87,4.37,8.69和10.56,溶液中组分H

2、L4-的浓度最大时,溶液的pH值为------(D)A.1.94;B.2.87;C.5.00;D.9.62。4.K2Cr2O7法测定铁时,哪一项与加入H2SO4-H3PO4的作用无关----------(C)A.提供必要的酸度;B.掩蔽Fe3+;C.提高E(Fe3+/Fe2+);D.降低E(Fe3+/Fe2+)。5.用BaSO4重量分析法测定Ba2+时,若溶液中还存在少量Ca2+、Na+、CO32-、Cl-、H+和OH-等离子,则沉淀BaSO4表面吸附杂质为------------------------------(A)A.SO42-和Ca2+;B.Ba2+

3、和CO32-;C.CO32-和Ca2+;D.H+和OH-。6.下列各条件中何者不是晶形沉淀所要求的沉淀条件---------------------(A)A.沉淀作用宜在较浓溶液中进行;B.应在不断的搅拌下加入沉淀剂;C.沉淀作用宜在热溶液中进行;D.应进行沉淀的陈化。7.为了获得纯净而易过滤、洗涤的晶形沉淀,要求----------------------(A)A.沉淀时的聚集速度小而定向速度大;B.沉淀时的聚集速度大而定向速度小;C.溶液的过饱和程度要大;D.沉淀的溶解度要小。8.决定正态分布曲线位置的是--------------------------

4、------------------------(C)A.总体标准偏差;B.单次测量的平均偏差;C.总体平均值;D.样本平均值。9.从精密度好就可判断分析结果可靠的前提是----------------------------(A)A.系统误差小;B.增加平行测量次数;C.随机误差小;D.相对标准偏差小。资料.10.对于氧化还原反应:n2O1+n1R2=n1O2+n2R1,当n1=n2=1时,要使化学计量点时反应的完全程度达99.9%以上,EØ1-EØ2至少应为------------(A)A.0.36V;B.0.27V;C.0.18V;D.0.09V。11

5、.下列仪器不用所装溶液润洗三次的是B。A.滴定管B。容量瓶C。移液管D。试剂瓶12.比较滴定时,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HCl,若NaOH滴定速度过快,且一到终点立即读数,将使HCl溶液的浓度C。A.无影响B。偏低C。偏高D。可能偏高或偏低13.当电子天平的零点偏离较大时,应调节的部件是__B______。A.天平水平B.回零按键C.增量按键D.去皮按键14.用甲醛法测定工业(NH4)2SO4(其摩尔质量为132g/mol)中的NH3(摩尔质量为17.0g/mol)的含量.将试样溶解后用250ml容量瓶定容,移取25ml用0.2mol·L-1的NaOH标准溶液滴

6、定,则试样称取量应为____E______.A.0.13~0.26克B.0.3~0.6克C.0.5~1.0克D.1.3~2.6克E.2.6~5.2克15.使用碱式滴定管进行滴定的正确操作方法是___C_______.A.左手捏于稍低于玻璃珠的地方B.右手捏于稍低于玻璃珠的地方C.左手捏于稍高于玻璃珠的地方D.右手捏于稍高于玻璃珠的地方16.在测定自来水总硬度时,如果用EDTA测定Ca2+时,为了消除Mg2+干扰,实验中常采用的最简便的方法是____B____.A.配位掩蔽法B.沉淀掩蔽法C.氧化还原掩蔽法D.离子交换法17.按质子理论,Na3PO4是__C__

7、____.A.中性物质B.酸性物质C.碱性物质D.两性物质18.某试样为NaHCO3和Na2CO3的混合物,用HCl标准溶液滴定.先以酚酞为指示剂,耗去HCl溶液V1ml,继续以甲基橙为指示剂,又耗去HCl溶液V2ml,则V1与V2的关系为____E_____.A.V1=V2B.V1=2V2C.2V1=V2D.V1>V2E.V1

8、=3.4)B.甲基红(pK=5.0)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