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325761
大小:6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9
《甘南藏区初中生物课程资源利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甘南藏区初中生物课程资源利用摘要:立足甘南藏区初中生物教学现状,积极开发和利用当地生物资源进行教学,以身边常见的生物资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改善目前当地的教学现状。关键词:生物教学;课程资源;利用广义的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B标的各种因素,包含有形的课程资源和无形的课程资源。近年来,地A课程资源在学术界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从冃前笔者所接触的研究来看,地方课程资源的概念在我国还没有比较统一的定义,基本上都是从课程资源的概念中衍生而来,比较有代表性的有:谭娟晖认为,地方课程资源是指木国家内各个地方独特的资源,这些资源包括各个地方的政
2、治、经济、文化、风俗、组织等各个方面。孟凡丽认为,地方课程资源是指各地方根据本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特点和需要而设计开发的课程资源,S的是为了增加课程资源对本地区不同需要的适应。王建虎认为,地方课程资源是指能作为地方课程的构成要素,支持和服务于地方课程实施,由地方开发,具有地方教育价值的一切因素的总称。所以地方课程资源就是指课程教学中一切可用于课程的实施、能够促进课程目标实现的当地资源。在实际教学屮,由于采用统一的教材,一部分内容受时间、地域的局限,在教学中不可能面面倶到。所以结合本地社会、生物以及学生的实际开发利用木地生物课程
3、资源,适当充实教学内容,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还可以保证课堂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一、廿南藏区初中生物教学现状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甘肃省西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与黄土高原西部过渡段,是藏汉文化的交?R带。独特的地理位置,生态系统多样,生物资源丰富。所以通过开发和利用这些学生身边常见的地方生物课程资源,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学生主要以藏族为主,采用双语教学模式,学生由于汉语基础知识薄弱,对课文内容理解相对困难,加之师资队伍专业性不强,教学模式依旧处于“你听我讲”的模式,导
4、致学生学习兴趣不大。针对这一现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利用一些学生所熟悉的生物资源、生活经验,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善目前的教学现状。二、课程资源在教学中的实践应用1.牦牛对高寒草原环境的适应教材内容展示的是骆驼与骆驼刺如何适应沙漠环境来说明生物适应环境的观点,对于本地学生来说,理解并不困难,但是由于学生在本地并未见过骆驼和骆驼刺,所以对此内容理解并不直观,不能引起学生更大的兴趣,如果在此基础上通过幵发和利用一些当地的课程资源,教学效果就会事半功倍,例如牦牛素有“高原之舟”美誉,它是如何适应这种高寒环境的?由于学生大多数来
5、自农牧区,自然熟悉牦牛的特征,所以课堂上学生有更多的想法,课堂的参与度就会提高,通过大家的汇总,可以总结出牦牛体躯紧凑,颈短耳小,皮厚表面积小,全身被毛,浓密细长等,这些形态特征更有利于抵御高原寒冷环境,通过学生的讨论能够更好更直观地认同“生物适应环境”的观点。1.狼毒花对高寒草原环境的影响教材章节第二部分内容以《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探究实验的形式展开,讲述“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知识点,学生对科学探宄的一般过程虽然有了一定认识,但对于学生而言,这个探究实验仍有较大难度,它耍求学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概括表达能力以及科学探究的能力。对此,
6、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利用当地生物资源展幵教学,会让学生在探宂过程中更容易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例如狼毒花是本地草原上最常见的植物,其根系发达,吸水能力强,能适应干旱寒冷气候,周围的草本植物很难与其抗争。其根系越发达,毒性越大,己被视为草原荒漠化的“警示灯”。在探宄过程中,学生通过对自己常见的狼毒花特性的了解来提出问题,进行探宂,从而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对环境影响”的观点。综上所述,在地方生物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生物教师可以紧扣课程标准将搜集到的冇价值的地方课程资源结合教学吋间、教学对象、教学内容贯穿于课堂教学中,实现地方课程资源与课
7、本资源的整合,弥补课本资源的不足,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并且通过教学能促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意观察身边的事物,养成勤于思考、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习惯。还可以培养学生爱家乡、以家乡为自豪的情感,以此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参考文献:[1]吴刚平.课程资源的幵发与利用[JL全球教育展望,2001.[2]徐继存,段兆兵,陈琼.课程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J].学科教育,2002.[3]唐小平.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程资源的开发[J].中学生物教学,2008.注:本文为甘肃省十二五立项课题《合作市初中生物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
8、用研究》批准号GS[2015]GHB0867阶段性成果之一。编辑孙玲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