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络明目胶囊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

通络明目胶囊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

ID:28310249

大小:7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9

通络明目胶囊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_第1页
通络明目胶囊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_第2页
通络明目胶囊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_第3页
通络明目胶囊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通络明目胶囊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通络明目胶囊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闻喜县人民医院043800)【摘要】目的:对通络明目胶囊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82例DR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1例患者采用通络明目胶囊,对照组41例患者采用梵苯磺酸钙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7.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17%0观察组中医症候有效率为87.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5%o观察组不良反

2、应发生率为2.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07%(P<0.05)o结论: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采用通络明目胶囊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牛率,提高患者的健康及牛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通络明目胶囊【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7-0135-02糖尿病为临床常见性慢性疾病,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约为10%,且有逐年升高趋势。慢性并发症为糖尿病主要危害,其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为糖尿病的严重并

3、发症。近年来,临床数据统计显示,我国糖尿病患者的DR发病率高达40%,已成为成年人致盲的主要原因。为了进一步对DR的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探讨,笔者对我院2014年1月一2016年1月收治的82例DR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4年1月一2016年1月期间,我院共收治82例DR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41例患者,其中势24例,女17例;年龄为35〜74岁,平均年龄为(49.2±3.7)岁;糖尿病病程为4〜19年,平均病程为(9.4±2.2)年。观察组41例患者

4、,其中男26例,女15例;年龄为32〜75岁,平均年龄为(48.8±4.1)岁;糖尿病病程为3〜22年,平均病程为(9.8±2.1)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情等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符合II型糖尿病及DR诊断标准;②中医辨证分型为气阴两虚、血瘀络阻者;③DR非增殖前期及增殖期;④年龄为30〜75岁;⑤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血糖控制不稳;②高血糖控制不理想;③合并有青光眼、非糖尿病性葡萄膜炎、视网膜病变、视神经疾病等眼部疾病;④合并有严重心、肝、肾等器官疾病。1.2

5、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疑苯磺酸钙胶囊(北京京丰制药集团有限公司,批号:B1420036719)治疗,口服,一次4粒(0.25g/粒),一天3次,持续12周。观察组采用疑苯磺酸钙胶囊联合我院自制的通络明目胶囊治疗,口服,一次4粒(0.36g/粒),一天3次,轻苯磺酸钙胶囊用法及用量同对照组,持续12周。1.3疗效评价①以参考文献标准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⑴:显效:视力为1.0及以上,或进步4排,视网膜微血管病变与黄斑水肿程度降低1分,视网膜的总循环时间变短、血管渗漏减轻、毛细血管的无灌注区变小;有效:视力进步2排及以上,视网膜微血管病变与黃斑水肿

6、程度降低1分,满足上述两项的其中一项;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治疗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②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中的“中药新药治疗糖尿病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中医症候疗效评价:控制: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降低95%以上,显效: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降低为71%〜95%,有效: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降低30%〜70%;无效: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降低不足30%,治疗有效率二(控制+显效+有效)/小组人数。1.4统计学处理将数据结果录入SPSS22.0软件包处理分析,以χ2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百分比的形式表示,以t检验计量资料,

7、以x-±s的形式表示,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结果2.1治疗有效率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7.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17%(P<0.05),结果如表1所示。表1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n(%)]2.3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41例患者中,出现食欲降低1例,经对症治疗后明显缓解,未影响治疗,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4%。对照组41例患者中,出现食欲降低3例,腹泻2例,恶心1例,经减少药量后明显缓解,未对治疗造成影响。面部红赤1例,停止用药后自行缓解。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7.07%。观察组

8、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o2.讨论DR是糖尿病常见慢性并发症,已经成为成年人致盲的重要原因。临床上目前对于DR-般采用己酮可可碱、阿司匹林缓解视网膜血流状态,以导升明降低毛细血管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