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史教育在生物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科学史教育在生物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ID:28273582

大小:73.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09

科学史教育在生物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_第1页
科学史教育在生物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_第2页
科学史教育在生物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_第3页
科学史教育在生物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_第4页
科学史教育在生物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科学史教育在生物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科学史教育在生物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摘要】本文探讨了科学史教育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科学知识暂时性和发展性观点;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激发学生的科学热情;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和科学献身精神;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四个方面的作用。【关键词】科学史教育生物学课堂教学作用【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4-0172-02科学史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历史,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资源。生物科学史是生物科学的产生、形成和发展及其演变规律的反映。生物新课程标准提出:“学习生物科学史能使学生沿着科学家探索生物世界的道路,理解科学的本质和

2、科学研究的方法,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的精神,这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很有意义的。”在生物教学中,可以通过牛物学史展示科学家的探究行为,使学生在了解生物学家的科学精神和爱国热情的过程中形成有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史可以使教师在讲授历史的过程中再现生物学家的实验设计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有助于学生了解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掌握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养成正确的科学态度,使学生明白创造与发明并不遥远,就在我们的眼前或手边,在人们视而不见的地方,但更要使学牛明白:“机遇只偏爱有心的人”(巴斯德语)。[1]本文探讨科学史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科学知识暂时性

3、和发展性观点;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激发学生的科学热情;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和科学献身精神;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四个方面的作用。一、科学史教育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科学知识暂时性和发展性的理解科学知识只是当时对科学问题或自然现象所作出的最好解释,它不是一成不变、完美无缺的“绝对真理”,而只是对客观世界在一定程度和一定层次正确反映的“相对真理”,它会随着研究的深入而不断发展,并非是永恒不变的。当发现新的证据和对已有事实有新的解释时,科学真理将会改变。[2]例如,光合作用的发现史,2000多年前,古稀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植物是由“土壤汁”构成的,植物牛活需要的一切物质都来自于土壤

4、。人们通过对植物生长过程的观察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对此论断坚信不疑,相信它是绝对真理。直到17世纪上半叶,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对此提出质疑,设计了著名的“柳苗生长”实验:将2.3kg的小柳苗栽培在装有90kg土壤的木桶内,为了防止空气屮的灰尘、异物等掉入木桶内,特制一个桶盖将其盖上。每天只给柳苗浇水,柳苗一天天长大,5年过后,他对柳树和土壤分别进行称量,惊奇地发现,柳树增重了74.5kg(实验后称重76.8kg,实验前称重2.3kg),而土壤减少仅仅只有0.057kg(实验前称重90kg,实验后称重89.943kg)o于是他得出新的结论:“植物生长(增重)的物质不是来自土壤,而是主耍来自水,

5、水才是植物增重的主耍物质海尔蒙特首次用实验的方法、有力的实验数据证明了植物的牛长现象,他的观点普遍被人们接受,他的结论成为真理。一百多年后,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做“空气净化”实验时,发现植物能够净化因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变得污浊的空气。1779年,荷兰科学家英格豪斯做“绿色植物在光下净化空气”的实验,发现绿色植物净化空气时,必须在光照条件下才能进行,气体的释放量与光照强度有关,后來科学家了解空气的组成成分,明确了这种气体就是氧气。普利斯特利、英格豪斯的实验说明植物在生长过程中要释放氧气,光照是植物牛长不可缺少的条件。1782年,瑞士牧师谢尼伯通过实验证明绿色植物在光下释放氧气的同

6、时还要吸收二氧化碳,说明二氧化碳是植物生长需要的物质。科学家的这些实验说明海尔蒙特的结论一一“水是植物增重的主要物质”是不完善的。又过了将近一个世纪,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用对照实验的方法证明绿色植物在光下合成淀粉,供植物牛长发育等牛命活动利用。这样,经历了200多年、几代科学家的不懈努力探索,终于搞清楚绿色植物生长的原因:在光照的条件下,利用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供自身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的需要。1897年,科学家们首次把绿色植物的这些生理活动称为一一光合作用。[3]课堂教学屮,学生通过光合作用发现史的学习,明白了科学知识不是一成不变的、永恒的,而是不断发展的,从而理解科学

7、知识的暂时性和发展性。在科学发展史上,这方面的例子很多,如在生命发生的问题上,意大利医生弗朗西斯科•雷迪(1626〜1689),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近代微生物学的奠基人路易斯•巴斯德(1822-1859)的“生生论”观点推翻“自然发生论”观点的科学发展史,血液循环的科学发展史等,都说明科学知识是暂时性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二、科学史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激发学牛的科学热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