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4418970
大小:2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16
《赏识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赏识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摘要: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教育学生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和解放学生。相信学生、解放学生,首先就要赏识学生。”赏识就是要对每个学生赋予积极的期望,让每个学生充分感受到尊重和满足的愉悦。本文就试谈赏识教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关键词:赏识教育课堂教学鼓励奖励一、引言现代教育教学过程,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而且也是师生情感交流、心灵碰撞的过程,更是学生沐浴教育爱的过程。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培养,更要关注学生学习情感态度的发展。所以,我们应把赏识教育带入课堂,以情入手,以情换情,以情激情。那么,
2、究竟什么是赏识教育呢?他就是教孩子说话走路的教育。孩子学说话,说得再差,再迟,我们会说“贵人迟语”,父母从不会抱怨和责备,只会坚持不懈地帮助他,结果每个正常的孩子都学会了说话和走路。因此赏识的实质是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只有不怕失败,敢于放手,即使孩子第一千次摔倒了,他也会在第一千零一次的鼓励中顽强的站起来。二、如何在教学中体现赏识教育1、综合评价每一位学生(1)思想品德素质评价我们在对学生进行道德评价时,必须针对各年级道德认识的能力,由浅入深、由初级到高级、由概念到行为制订出不同程度的评价标准(我们称它为“思想品德评估导向标”),为他们创设道德情境(条件),有计划、有目
3、的地使他们得到道德行为反复训练的机会,逐步形成正确的观念和行为习惯。(2)科学文化素质评价。对于上级规定开设的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都根据学科特点进行形成性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平时成绩、期末成绩、期末考查,进行学期总评。针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方面,每学期评价两次,教师从上课、听课及提问、发言情况、带齐学具、预习复习、作业完成情况及作业质量、坐姿、学习的努力程度、学习节奏等方面全面考查,给予综合评定。(3)身体素质与劳动技能素质评价。身体心理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两个方面,而身体素质又分体育、卫生习惯和体育运动成绩两个方面,学校每天对学生的卫生检查、评比,大大培养了学生良好
4、的体育卫生习惯。对学生心理素质的评定,坚持平等与发展性原则,在肯定学生外在行为的基础上,把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加以概括、升华,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劳动技能的评价,主要评价学生的劳动态度与习惯及劳动技能的初步掌握情况,劳动课成绩,由劳动课教师随堂进行三次评定,期末得出成绩。2、教师的一个真诚的微笑哲学家基里尔·瓦西列夫这样说:“爱的微笑像一把神奇的钥匙,可以打开心灵的迷宫。它的光芒照亮周围的一切,给周围的气氛增添温暖和同情,殷切的期望和奇妙的美景。没有微笑的人生是单调的。微笑在脸上,起源在内心。”教师之于学生,更需要真诚。近距接触,长远影响。微笑语是指通过嘴角肌肉微微
5、上提而形成的笑容来传递信息的态势语,通常都是不出声的。微笑语一般是通过嘴部和眼神流露出来的。美学家认为:在人的千姿百态的言行举止中,微笑是最美的。微笑与形象,有着一种微妙的、奇特的关系。微笑的教师易受学生的欢迎。教师的微笑蕴含着和蔼、慈祥、热情、富有同情心、热爱学生、敬业等优良品质。在教育教学中,教师的微笑要真诚热情,即便是否定批评,也要以真诚的微笑来否定,而不能冷笑、讥笑。教师的笑必须是发自内心的笑,是一种甜甜的笑。教师恰到好处的微笑,能够创造一种愉悦、融洽、宽松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3、一个带有鼓励性的手势动作手势语是通过手和手臂的动作变化来表达信息的。根据
6、教学情境适当地运用手势,能使课堂教学更富有吸引力。慷慨激昂的议论,配以鼓励性的手势,能够调动学生的情绪;侃侃而谈的叙述,加上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的手势,可以起到渲染气氛,把学生带入“角色”的作用。 有位教师曾做过这样的实验:选择六名女学生分两组(A、B)把教室后面的两张课桌搬到教室前面,在发出指示时使用同一音调、同一词句和同样的面部表情。对A组,运用轻柔的手掌上抬的手势;对B组,运用食指指点。观察结果发现,A组三名女同学从座位上起立去搬课桌时,均向教师微笑;而B组则面无表情,且没有用目光与教师交流。之后教师分别找她们谈对指派她们干活的看法。A组一致认为:为集体做点事是应该的,
7、更何况老师让她们做是信任她们;B组则认为:老师让我们搬,我们就搬。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依据教学情境反复推敲,精心设计,适时适度地使用手势语,便有利于传递特定的情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手势语应优美和谐地配合有声语言传递信息。教师在课堂上运用手势语必须准确得体,有助于表情达意,增强表达效果。通常不宜使用过多过杂的手势语,以免学生眼花缭乱;也不宜反复使用同一种手势,以免使人感到单调、厌烦;使用任何一种手势时,都不要过分夸张,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令学生摸不着头脑。同时,不要下意识地滥用手势,以免学生曲解。4、教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