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评价机制盘活人才资源

改革评价机制盘活人才资源

ID:28272592

大小:5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09

改革评价机制盘活人才资源_第1页
改革评价机制盘活人才资源_第2页
改革评价机制盘活人才资源_第3页
改革评价机制盘活人才资源_第4页
改革评价机制盘活人才资源_第5页
资源描述:

《改革评价机制盘活人才资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改革评价机制盘活人才资源不久前,浙江49名农民获评高级职称。职称评审不断打破户籍、地域、身份、人事关系等制约,弓I发社会关注。近年来,中央第一次从顶层设计的高度对人才评价体系作出设计。2016年3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专门提出创新人才评价机制;2017年初,印发《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标志着我国在人才评价制度改革过程中迈出了重要一步;日前,又印发《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导建立科学的人才分类评价机制。一系列改革人才评价机制的文件密集出台,彰显出中央在人才

2、工作上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思路,打破僵化.过时人才评价体系的决心。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系列意见公布后,对人才工作起到了哪些引领作用,各地在探索中遇到了哪些问题?记者就此展开了采访。1•针对痼疾出台政策在北京,专利、项目报告、精品课程、疑难病案、工艺作品等都可以作为职称评审的重要依据;浙江以特种设备高级职称社会化评审为突破口,在社会化程度比较高的行业建立以行业协会为主体的职称评价体系……一系列让人眼前一亮的消息时常见诸媒体。自《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印发一年多来,河北、福建、辽宁、湖南、内蒙古等2

3、6个省区市的政策先后落地,一份份具体指导意见相继印发,串联出此次职称改革的真意。这是30多年来专业技术人才评价体系的首次大改。这些新气象令54岁的大学教授赵云华感慨颇多:“此前评职称,高校是'重灾区',要求严苛,现在更切合实际了。”受益的不只是高校教师。山西、吉林等地率先在农业、经济、会计等系列,分别细化制定正高级职称评审标准,完善职称体系;北京、上海、黑龙江等地新设特色评审专业,促进新兴行业发展……评审渠道不畅、评审通知不及时、材料要求不清晰、材料提交多反复、评审过程不透明、评审数据共享度低……针对这些专业技术人才

4、反映的职称评价痼疾,浙江、内蒙古、海南、江西等地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开展职称网上申报、网上审核,探索职称电子证书,打造''阳光职称”;江苏、四川、陕西、甘肃等地开辟职称评审“绿色通道”,对海外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打破常规、简化手续;新疆及兵团出台细则,专门为对口援疆省市、港澳台及“一带一路”相关国家专业技术人才参加职称评审开辟渠道,拓展职称评价人员范围。“中央的文件给出大方向、大思路、大原则,结合各地各部门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案给出了'最大公约数'。”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孙锐说,“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具

5、体化、可操作化,国家政策才能接地气,才能一级一级往下执行。”2.指挥棒引领改革方向基于此前职称评审制度的问题,也基于它今后应有的作用,近年来的改革可以说是很有针对性。孙锐提出他曾在调研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举例来说,现有的高级工程师职称在一些产业内基本处于'失效'的尴尬状态,即使评上了高级工程师职称,很多企业并不提高相关待遇。因为企业认为,即使按照目前的标准评上了高级工程师,其相关人员的能力水平也并不能为企业创造额外的价值,企业以薪资不变的方式对这个标签上的'高级'人才不予认可。相反一些先进、成熟的企业有自己的具体人才

6、评价标准,比如在某汽车产业企业集聚地,一家企业建立了自己的广7级技术人才评价体系,并获得了相关7家上下游企业的业内承认,技术人员每提升一级,相关待遇也显著提升,并且人才可以带级别跟薪酬标准在这7家企业流动。”企业最了解对人才的核心需求,行业内部最了解人才的含金量。因此,《意见》提出丰富职称评价方式,建立以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的业内评价机制,注重引入市场评价和社会评价,让专业的人更专注于核心技能。用人社部原部长尹蔚民的话来说,就是“实现'干什么、评什么'”,同时下放了评审权限,逐步将高级职称评审权下放到有条件的地市或社会

7、组织。鼓励人才留在一线、向创新领域流动也是本次改革为人称道的地方。尹蔚民为此撰文:“鼓励教师上讲台、医生到临床、工程师到实验室和厂房工地、农业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在火热的基层一线建功立业。”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吴江也表示:“职称是一个人业务能力、知识水平的评价和体现,不能成为专为领导设置的位置。很多一线优秀人才评完正高就不在一线工作了,正高、副高职称的评价重心,应该适当向一线倾斜。”北京近日出台的改革职称评审制度文件,将目光放在了创新领域,按照“需要什么评什么”的原则,增设人工智能、创意设计、知识产权、技术经纪、

8、科学传播等新业态、新职业的职称评价专业,支持培育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引起最多关注的是健全各职称系列层级的改革:所有系列将全部设置正高级职称,以及拓展职称评价人员范围,畅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自由职业专业技术人才职称申报渠道。“这两点加在一起意味着对人才的盘活。鼓励人才流动起来,不管在体制内还是在体制外,都可以评职称或者带职称继续参评,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