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针灸治疗时机与疗效的关系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针灸治疗时机与疗效的关系

ID:28268624

大小:71.8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8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针灸治疗时机与疗效的关系_第1页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针灸治疗时机与疗效的关系_第2页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针灸治疗时机与疗效的关系_第3页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针灸治疗时机与疗效的关系_第4页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针灸治疗时机与疗效的关系_第5页
资源描述: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针灸治疗时机与疗效的关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针灸治疗时机与疗效的关系【摘要】目的探讨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针灸治疗时机与疗效的关系。方法12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按照患者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期组(病程<7d)与恢复期组(病程>7d),每组60例。均实施针灸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次数。结果急性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100.0%明显高于恢复期组80.0%,治愈患者治疗次数明显少于恢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结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患者经针灸治疗后效果明显,能够减少治疗时间,临床推广应用价值较高。【关键词】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针灸;治疗时机;疗效D0I:1

2、0.14163/j.cnki.11-5547/r.2015.03.168周围性面瘫是一种茎乳突孔中面神经出现急性非化脓性炎性反应所导致的,临床中主要症状为周围性面神经发生麻痹性。1979年WHO认定其可以予以针灸实施治疗。周性面瘫在中医学中属于“吊斜风”、“口僻”等范畴,经针灸方法实施治疗存在较为悠久历史传统,且其效果较为明显。但是在实施针灸治疗时期治疗时机,存在一定区别性。针刺方法在何时介入,特别急性期予以针刺治疗是否合理具有较为显著争议性。本文选取12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分析治疗时机及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1年4月〜

3、2013年9月12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按照患者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期组(病程彡7d)与恢复期组(病程>7d),每组60例。恢复期组中有男30例,女30例,年龄3〜65岁,平均年龄(36.2±4.8)岁,病程1〜90d,平均病程(25.4±4.5)d;急性期组中有男29例,女31例,年龄4〜67岁,平均年龄(35.9±5.2)岁,病程2〜89d,平均病程(25.6±4.3)d。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1.2方法患者在治疗时均对患侧主穴下关、地仓透颊车、阳白透鱼腰,配穴迎香、攒竹、承浆、合

4、谷,实施有效针刺治疗。而且使用电针治疗仪,与主穴穴位相连接,采取断续波方法,急性期组患者刺激强度按照引发面肌收缩作为标准,恢复期组患者则按照引发明显面肌收缩,却不会出现疼痛感作为标准为宜。针灸按照1次/d,20min/次,治疗10次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3个疗程,疗程间应停止3d。分析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治愈患者治疗次数。1.3疗效判定标准[1]治愈: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均全部消失,其面肌功能得到完全正常;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均得到一定程度缓解,面肌功能有一定改善;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面肌功能均未出现明显变化,且存在严重趋势。总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1

5、.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土标准差(x-土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实施x2检验。P<O.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急性期组患者总有效率与恢复期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急性期组治愈者的治疗次数明显减少,与恢复期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见表2。3讨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存在较为特定性病理特点与面神经解剖结果,因此在发生面神经麻痹症状时,及时应用针灸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后遗症发生率。面神经由脑桥部面神经核引导出神经纤维,经面神经管通过

6、茎乳突孔进入面部,在此过程中需经过弯曲且狭长的管道,当面神经因为风寒刺激或遭受感染时,往往会使得面神经产生炎症、水肿症状。由于面神经解剖位置存在较为特殊性质,因此面神经出现缺血时持续时间延长,神经所遭受损伤及变性程度也会随之更为严重,从而使得面瘫症状无法恢复正常。因此早期治疗对于此种病症具有较为关键性作用[2]。应用合理的刺激量,实施针刺治疗是对于面神经具有较为良性的刺激,能够有效促进面神经兴奋性。应用低频电针刺激能够促进面肌收缩,刺激到血管相关运动神经,提高面神经炎症局部血循环能力,提高面神经炎症及水肿吸收作用,可以有效减少面神经遭受压力及缺血持续时间,降低面

7、神经变性情况,由此可以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可以明显提高痊愈几率,缩短病程。经本文研究可知,实施针刺治疗时所采取方法具有明显特点,进针点少,一针可多穴,提高刺激量,可以疏通阳明、少阳经脉,刺激面部神经兴奋作用,有效增加血液循环能力,使得面部营养代谢能力上升,促进面部肌肉神经恢复进程。若患者病症为急性期,应用针刺治疗时,采取手法一般均需保持轻度刺激,大部分情况下,均需轻缓实施,起始阶段1d进行1次治疗,后期阶段一般隔1〜2d进行1次针刺,每次一般针4〜6穴,留针时间为30min。不可过度要求速效,也不能超限度予以刺激性或采取电针疗法,

8、避免影响到面瘫恢复效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