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化-期盼从粗放到精细结构转型

中国城市化-期盼从粗放到精细结构转型

ID:28180688

大小:5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7

中国城市化-期盼从粗放到精细结构转型_第1页
中国城市化-期盼从粗放到精细结构转型_第2页
中国城市化-期盼从粗放到精细结构转型_第3页
中国城市化-期盼从粗放到精细结构转型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国城市化-期盼从粗放到精细结构转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城市化:期盼从粗放到精细结构转型导读:无数事实证明,尽管中国的高速城市化有其独特的内在需求、外在条件、历史必然,也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但是,仍然存在诸多瑕疵,即某种程度上的不经济、不协调、不平衡、不适应、不可持续。作为发展中的大国,中国的城市化可以也应该遵循有质量的可能快速的准则,这既是应有的担当、大国的责任,也是人类发展的理智选择。关键词:城市时代;内在需求;结构转型;智慧管理DOI:10.3969/j.issn.1674—7739.2012.06.001当世界人口最多的中国,终于由农业时代步入理论意义上的城市时代(2011年城市化率达到51.3%),并且仅用不到8年

2、的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20至50年高速城市化路程的时候,人们理性地提出了一系列中肯的质疑与设问:中国的城市化何以如此迅速、还能继续如此高速吗?中国的城市化应该这样大规模、高速度吗?中国未来的城市化该有怎样的内涵与质量?又该如何实现科学的结构转型?无数事实证明,中国是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不同的社会需求和经济动力来源基础上实现的高速城市化,并将继续高速推进。首先,中国的城市化是在十年动乱结束、生产力大解放、改革开放的大推动、世界几百年科技积累成果逐步为我所用的基础上推进的,所以,其速度、规模要大大超过当年西方发迗国家的城市化。其次,中国的城市化,不仅有自身阶段性经济发展的需求,有农

3、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需求,还有巨大的国际资本投资(1万亿美元以上)、产业转移、市场扩张的需求,所以,其动力来源于国内外、城内外,势头猛、速度快、规模大、持续久。第三,中国由于上世纪50年代人口出现大增长,到80年代城市化加速时,众多的人口成为转向城市劳动力市场巨大的廉价红利,这种廉价劳动力红利优势成为加速城市化的天然的资本支撑。根据预测,这种劳动力红利还可以持续20年(每年还将有10⑻余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城市),加之基础设施投资、国民消费特别是农村消费市场的兴起、大量累积外资的盘活、国际资本的热投、产业调整中新兴服务业的剧增,使中国的高速城市化仍将持续15至20年,直至2025

4、年或2030年前后中国城市化迗70%左右时才可能放缓。然而,尽管中国的高速城市化有其独特的内在需求、外在条件、历史必然,也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但是,仍然存在诸多瑕疵,即某种程度上的不经济、不协调、不平衡、不适应、不可持续,通常表现为:土地城市化了,设施、产业不配套;人口城市化了,服务、素养跟不上;经济城市化了,结构、模式难适应;投资城市化了,效率、效益上不去;居住城市化了,就业、消费难满足;交通城市化了,污染、排放难承载;形态城市化了,内涵、文化有距离。有鉴于此,未来的中国,既需要有城市化的速度,更需要有城市化的质量,即:必须是有条件、有需要、有可能、可持续的城市化,应该是

5、与时倶进、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优质高效的城市化,而且是以人为本、和谐共生、持续生态的城市化。实现上述高质量的城市化应确立六大理念。其一是人本的理念,包括:以人为本__在自然许可的条件下尊重人性、造福市民;以被管理者为本一一在有序、规范的前提下服务大多数;以便捷为本__重实用不重形式、讲简洁不摆花架子、求最佳不求最大。其二是可持续的理念,包括:以够用为本一一不铺张浪费、不张扬摆谱、不过度消费;以低碳为本无污染、少排放、循环利用;以可持续为本代际公平、不吃祖宗、不毁子孙。其三是整合的理念,包括:以多样为本——文化多样、需求多样、形态多样;以协调为本人与自然、人与人、愿望与可能的协调

6、;以平衡为本__消耗与提供、排放与承载、扩张与允许的平衡。其四是“三适”的理念,包括:以适应为本与时俱进;以适合为本地制宜;以适度为本__循序渐进。其五是和谐的理念,包括:以平等为本__不分贫富、贵贱,不讲层级、权职;以共生为本__形成共识、共享空间、互动包容;以汇智为本__汇聚天下智慧、尊重大众意愿。其六是法本的理念,包括:以规范为本__遵章、守法、履约;以严谨为本__缜密、合规、诚信;以效益为本——简约、低耗、高效。实现上述有内涵的城市化须推进多重结构转型。第一,城市发展结构要从出口、基建拉动为主,转向稳定、真实、适应的内需拉动为主。第二,城市经济结构,要从传统劳动密集、相

7、对低端、模式粗放的产业为主,转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创新型产业和智慧型产业为主。第三,城市社会结构要从城乡二元、地域分割、贫富悬殊,转向城乡融合、地域联动、中产为主。第四,城市人力结构要从通用的资源型转向特定的资本型,从体能为主转向技能和智能为主。第五,城市管理结构要从传统的直接管理、行政包办,转向战略掌控、公共服务,从条块分割的粗放管理转向多元统筹的智慧管理。城市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她既需要有一定的速率,以适应人类进步的阶段性、满足人类发展的地域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