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155344
大小:2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8
《《王何必曰利》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王何必曰利》教案【教学目的】1、理解文中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2、正反对比加强论证的效果,首尾呼应的结构;3、了解孟子对利和义的看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学重、难点】1、诵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2、进一步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3、把握文章主旨,学习正反论对比的论证方法;4、揣摩意蕴深刻的语句,提升审美品位。【教学设想】在学生反复阅读的基上础上,带领学生整体感知与精细分析相结合来理解课文,在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基础教师适时点拨。采用诵读法、自读法结合法【教学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
2、、导入新课: 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当今社会是一个物质社会,人们追求财利并没有什么错。但是如果我们两眼仅仅盯住财利,而不顾道德、法规、法律,这种做法又是可鄙的。类身为百灵之长,就是因为我们人与人之间是可以理解、沟通、团结、帮助的。如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仅仅是一种冷冰冰的金钱关系,那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呢?作为21世纪的学生,我们也要明白如何去谋利的问题。孔子曾经说过:“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
3、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今天我们通过学习孟子的文章,相信同学们对此会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二、文言知识积累:㈠为下列加点词语注音。 1、宋牼将之楚2、然而不王者3、孳孳为善者 4、蹠之徒也 5、利与善之间也 (提示:kēng、wàng、zī、zhí、jiàn)㈡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含义。 1、上下交征利 2、苟为后义而先利 3、吾闻秦、楚构兵 4、我
4、将见楚王说而罢之 5、愿闻其指6、然而不亡者 7、孳孳为善者 8、舜之徒也 9、利与善之间也 10、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 (提示:1、相互2、如果3、交战4、停止5、意向6、这样而7、勤勉、努力不懈的样子8、类9、差别10、背离)㈢指明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特殊用法。 1、苟为后义而先利(意动用法) 2、未有义而后其君者(意动用法) ㈣指明下列句子的句式 1、先生将何之(疑问代词宾语前置)2、未之有也(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㈤结合注释,理解重要语句。1、原文: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翻译
5、:大王,您为什么定要说到那利呢?只有仁义就够了。2、原文: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翻译:在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里,这些大夫拥有千辆兵车;在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里,这些大夫拥有百辆兵车,不算是不多了,如果轻义而重利,他们不夺取(国君的地位和利益)是绝对不会满足的。没有讲仁的人会遗弃自己父母的,没有行义的人会不顾自己君主的。大王只要讲仁义就行了,何必谈利呢?3、原文:楚王不悦,我将见秦王说而罢之。二王我将有
6、所遇焉。 翻译:楚王不高兴听,我再去见秦王,劝说他停战。两位君王中,我总会遇到能说得通的吧。4、原文: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何必曰利? 翻译:做臣的心怀仁义侍奉国君,做儿子的心怀仁义侍奉父亲,做弟弟的心怀仁义侍奉哥哥,这样就会使君臣、父子、兄弟去掉求利的念头,而怀着仁义之心相互对待了。这样的国家还不能称王天下的,是从来没有的。何必要说利呢?三、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二题。 第二课时课
7、文内容分析:一、结合第一则的内容,分析孟子说理的思路。 1、面对梁惠王关于利的问题,首先亮出自己的观点。 2、通过反面分析“利”的坏处---国危矣 举例论证:不夺不魇 3、通过正面阐述“义”的好处:推行仁义才是大利所在。举例论证 正反对比论证 4、再次强调论点,突出自己鲜明的立场:义先于利。 与开头形成呼应,突出立场。二、孟子数落宋牼的目的是什么? 反对他从利角度去劝说两国国君。三、推行仁义有什么好处? 提示:从治国安身的角度来分析。四、有人说孟子主张实行仁义,反对追求利,这种看法对
8、不对,为什么? 不够准确。孟子并不是一味地反对追求利,仁义应该放在私利之上,推选仁义才是大利所在。五、作者在第3则内容中,强调了什么? 作者通过对比,表现了为利与为善的差别,强调我们应该多多行善。 六、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样的特点 文章的语言简洁而生动,孟子用鲜明的对比和照应,把自己想要表达的道理说得明快有力。七、拓展训练。1、指出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1)万乘之国______________(2)先生将何之____________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