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081367
大小:6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8
《早期应用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早期应用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吴艳丽刘晓艳(通讯作者)(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人民医院儿科江苏南通226200)【摘要】目的:观察早期应用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7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两组均给予布地奈德、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喜炎平抗病毒,补液,吸氧,琥珀酸氢化可的松静滴等对症支持治疗,合并感染者加用抗生素,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丙种球蛋白300〜400mg.kg-1静脉滴注,每天一次,连用3天。结果:治疗组患儿喘憋、紫绀、咳嗽消失时间、住院天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应用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
2、毛细支气管炎可缩短病程,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中图分类号】R7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9-0075-02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是2岁以下婴幼儿特有的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是儿科常见的急重症,临床上以喘憋为主要特征,多有严重的咳嗽、喘憋、紫钳、呼吸困难甚至发生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目前,国内大多数学者认为木病无特异有效的治疗方法。我科对78例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早期应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科对自2011年1月一2014年1月收治住院的78例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
3、男22例,女18例;对照组38例,男21例,女17例。两组患儿年龄在45天〜20月,人院时病程均在1〜3d,两组患儿均为急性起病,临床表现为咳嗽,喘憋严重,烦躁、气促,紫组、鼻扇、吸气性三凹征,双肺哮鸣音及湿啰音或两肺呼吸音减低。胸片表现为肺纹理增强或点片状阴影,部分有梗阻性肺气肿。符合重症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1]。两组病例患儿在性别、年龄、临床表现、病程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1.2方法两组患儿均给予抗感染、止咳化痰、平喘、吸氧、补液、琥珀酸氢化可的松静滴等,合并心力衰歇者,加用西地兰、呋塞米等,治疗组在入院当天即加用静注丙种球蛋闩300〜400mg.kg-1静脉滴注,每天一次,连
4、用3天。观察两组患儿主要症状、体征的消失或缓解吋间及住院吋间。1.3疗效判定显效:治疗3天内咳嗽、气促、喘憋缓解,肺部哮鸣音和湿啰音减少或消失。有效:治疗3〜7天咳嗽减轻,气促、喘憋缓解,肺部哮鸣音和湿啰音减少或消失。无效:治疗7d后,咳嗽、气促、喘憋、肺部体征无变化或加重。1.4统计学处理所冇检测数据X-&plUSmn;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结果2.1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表现对比见表1。治疗组在喘憋消失时间、紫绀消失吋间、肺部啰音改善、平均住院天数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2.讨论毛细支气管炎是冬春季婴幼儿
5、急诊住院的常见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以婴幼儿喘息为主要的临床表现。毛细支气管炎发病率高,临床表现大多较重,并且部分患儿日后容易反复喘息发作,一部分最终发展成为哮喘。常见病原体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此外副流感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鼻病毒均可引致毛细支气管炎,少数系由人肺炎支原体引起。苏发病机理除病毒侵入毛细支气管上皮细胞,引起毛细支气管充血、水肿、坏死和周围淋巴细胞浸润的直接损伤作用外,且己证实有I型变态反应介入。静注丙种球蛋白可迅速提高血清IgG水平,补充大量RSVSIgG中和抗体,加速呼吸道病毒的清除效应;提供高滴度中和抗体,功能性封闭单核巨噬细胞的FC受体,减少炎症细胞介质
6、释放,减少呼吸道炎症反应;通过活化Thl抑制Th2而使毛细支气管炎存在的Thl/Th2失衡得以恢复,阻止气道炎症反应;IVIG还具奋免疫抑制功能,可抑制T,B淋巴细胞增殖反应,降低白细胞介素水平,从而减轻呼吸道慢性炎症反应,防止呼吸道高反应性发生。本研宄结果显示,在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治疗过程中,早期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静注丙种球蛋白,治疗组各种症状、体征消失吋间及住院天数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P<0.05),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效果满意,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且可减少大剂量应用激素后免疫力降低带来的感染合并症,可在临床推广使用。【参考文献】[1]胡亚美,江
7、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99.[2】李宏,王亚亭.人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防治毛细支气管炎发展为哮喘的临床研宄[」].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21:1265.[3】陈啸洪,钟文伟,孙国仙,等。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体液免疫变化及治疗观察[」].中国航天工业医药,2001,6(3):7-8.[4】刘胜志,赵春兰。静滴丙种球蛋白(MG)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儿科药学杂志,2002,8(4)50.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