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56例临床疗效观察

手足口病56例临床疗效观察

ID:28078452

大小:7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8

手足口病56例临床疗效观察_第1页
手足口病56例临床疗效观察_第2页
手足口病56例临床疗效观察_第3页
手足口病56例临床疗效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手足口病56例临床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手足口病56例临床疗效观察聂翠芳张玉臣(山东泰安市中心医院感染科271000)【摘要】目的探讨手足口病的治疗方案,供临床参考。方法将56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使用小儿牛黄清心散治疗;对照组26例予板蓝根冲剂治疗。两组均给予退热、抗感染、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并对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退热时间,U腔溃疡及手足皮疹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结论小儿牛黄清心散治疗手足U病疗效显著,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手足口病是以手掌、脚掌、口腔粘膜上发生的斑丘疹、疱疹、水疱为特征的一种病毒

2、性疾病,是儿科常见传染病。其病原体以由肠道病毒引起。可导致该病发生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最常见。近年发病有增多趋势,常造成局部流行,发病年龄可从4个月的婴儿到30岁的成人,但以≤5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1]。丙医目前尚无理想的特效药物治疗,笔者采用小儿牛黄清心散治疗手足口病5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手足口病诊断标准临床具有以下特点:1)流行季节。患儿接触史;2)发热,多表现为中等发热,偶有高热(体温在39°C以上);3)皮疹,以手足掌部为特征,疱疹基底部绕有红晕,部分病例疱疹发生在臀部;4)

3、口腔疱疹一般与手足疱疹同时或先于手足疱疹。1.2—般资料选择我院2011年4月〜2011年7月门诊及住院手足口病患儿5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6个月〜5岁,平均(2.16±1.02)岁,平均发病时间(2.02±0.98)天。对照组26例:男15例,女11例;年龄1—6岁,平均(2.21±1.01)岁,平均发病时间(2.32±1.02>天。有发热者37例,有典型手足症状者56例,有口腔溃疡者51例,臀部、躯干、膝部有丘疱疹者分別为35例、25例、10例。颈部及颌下淋巴结

4、肿大者12例。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儿均无严重并发症。1.3方法治疗组使用小儿牛黄清心散,<2岁每次3g,2〜5岁每次0.6g,5〜7岁每次0.6g,均每天3次;对照组予板蓝根冲剂每次1/2包,每天3次。两组均以5〜7天为一个疗程。治疗期间均给予相同的对症处理,合并细菌感染使用抗生素等。1.4疗效判定按国家卫生部颁发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判定显效:治疗5〜7d,热退,口腔溃疡及疱疹均消失或基本消失;有效:7〜10d上述症状基本消失,口腔溃疡基本愈合,无效:10d以上

5、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变或加重。1.5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冇统计学意义。2结果2.1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7%,高于对照组的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两组疗效比较例(%)2.2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治愈时间比较治疗组在症状、体征消失吋间及治愈吋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表2两组症状、体征消失吋间及治愈吋间比较(x&plUsmn;s).d注: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

6、有统计学意义。3讨论本病属于中医学温病的“湿温”“吋疫”范畴[2]。0前尚未发现中医古代文献中有对本病的专门记载,历代医家对其病因的认识可分为外因、内因及内外合因。外因是由于外感吋邪疫毒。内因主要指素体湿热内蕴、心经火盛,心经之火上蒸于口舌,脾胃湿热熏蒸于四肢,则发为疤疹。正如清代叶天士所著《温热论》中记载:“湿热之邪,从表伤者,十之一二,由U鼻入者,十之八九,阳明为水谷之海,太阴为湿土之脏,故多阳明太阴受病。”温病多由U鼻而入,以胃肠脾肺受累为主,所以手足口病患儿可有纳差、消化不良、腹泻、腹胀、便秘等症状,临床检查可见支气管肺炎、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等表现。

7、另奋“湿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故手足U病患儿可伴发心肌损害,甚至并发心肌炎,临床检验可见心肌酶谱升高,心电图可冇异常表现。温病讲究卫气营血的辩证,即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由轻到重、由实致虚的传变。手足口病多累及卫气营分,卫气郁闭失宣,可见发热、咳嗽、咽痛等外感症状;邪气与气血相搏,外发肌肤而斑疹隐隐,湿热邪毒上攻于口咽而为口疮,流散于四肢而为疱疹;邪毒炽盛,热盛动血,灼液为痰蒙蔽清窍,可见高热惊厥、颈项强直、肢体抖动等神经系统的临床表现。对于温病的治疗原则,叶氏曾这样说道:“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

8、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需凉血散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