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观察

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观察

ID:46096551

大小:6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0

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观察_第1页
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观察_第2页
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观察_第3页
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手足口病临床症状。方法:选取我院在2008年11月至2013年03月收治的42例手足口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本次研究选取的42手足口病患者中,18例为低热、全身不适、腹痛,9例为口腔粘膜,7例为泛发性丘疹、水疱,6例为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2例为脑膜炎,结论:医护人员应高度重视手足口病患者,通过多种方法对其确诊,并米取合理治疗方法,提高患者牛•活质量。关键词:小儿;手足口病;临床观察中图分类号:R725.1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5-0515(2013)9-074-01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

2、diseaseHFMD)是一种儿童传染病,乂名发疹性水疱性口腔炎。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如果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该病以手、足和口腔粘膜疱疹或破溃后形成溃疡为主要临床症状。笔者为详细了解分析手足口病的临床症状,特选取我院在2008年11月至2013年03月收治的42例手足口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研究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在2008年11月至2013年03月收治的42例手足口病患者,均没有显著临床症状。其中,男29例,女13例;患者年龄为0・

3、5-5岁,平均年龄为3±0.5岁。1.2方法医护人员在患者入院后,通过血常规检查,病情轻微者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病情危重者白细胞计数可明显升高。Z后依据白细胞计数对患者进行观察,并对其进行分析。2.结果1.1患者一般症状表现2.1-1急性起病,潜伏期3-5天,有低热、全身不适、腹痛等前驱症。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疼痛性粟粒至绿豆大小水疱,手、足出现斑丘疹、疱疹,初起为斑丘疹,后转变为疱疹,圆形或椭圆形,约3-7mm如米粒大小,较水痘皮疹为小,质地较硬,周用有红垦,疱内液体较少,在灰白色的膜下可以见到点状或片状的糜烂面。皮疹消退后不留瘢痕或色素沉着,如有继发感染常使皮肤损害

4、加重。1.1-2除手足口外,亦可见于臀部及肛门附近,偶可见于躯干及四肢,数天后干涸、消退,皮疹无瘙痒,无疼痛感。2.1-3个别儿童可出现泛发性丘疹、水疱,伴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心肌炎等。可伴冇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2.1-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全病程约5-10天,多数可自愈,预后良好,无后遗症。2.2患者临床症状木次研究选取的42例手足口病者中,18例为低热、全身不适、腹痛,占42.85%;9例为口腔粘膜,占21.42%;7例为泛发性丘疹、水疱,占16.66%;6例为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占14.28%;2例为脑膜炎,占4.76

5、%;3•讨论手足口病一年四季均可见到以夏秋季较多,是一种儿童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如果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冇20多种(型)。手足口病传染性很强,可通过唾液、疱疹液、毛巾、水杯等多种途径传播,因此广人民众需做好卫生消毒等防疫工作。因此平时应及时做好以下两点防疫措施。第一,讲卫生,晒太阳,多通风。环境卫生差及个人不良卫生习惯容易诱发手足口病,所以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要勤洗手,勤洗澡,不喝生水,不食生食等;手足

6、口病毒害怕高温和紫外线,如果每天能进行30分钟日光浴(也就是晒太阳),也能有效杀灭病毒。第二,服用益生剂类药物(如整肠生等)等可有效防疫手足口病。整肠生等益生剂可促进原藉菌(双歧杆菌)的增殖。双歧杆菌是人肠道内重要的微生物种群之一,它直接参与身体的消化营养、代谢、吸收、免疫和抗感染过程。整肠牛等益牛剂可冇效抑制EV71病毒的活性,增强身体的免疫功能。因此可以使用整肠生等益生剂进行防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张静介绍,手足口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多数患儿甚至可以自动痊愈。因此民众不必恐慌。但未來几个月将进入手足口病的高发期,因此为了宝宝的健康,必须

7、把防疫工作做好。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S].北京.2010.[2]陈谦明.口腔黏膜病学第三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3]王幼亮•手足口病临床分析及其预防控制措施[J]・中华全科医学,2009,7(6):592-59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