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062566
大小:114.22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2-07
《探究力和运动的关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探究——力和运动的关系(第三章运动和力第七节)在本节的学习屮要让学生初步体会在实验事实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推理从而得出结论,这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方法.本节有两个内容:认识惯性和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分两课时进行.这里主要介绍第二课时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设计。【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通过建构物理模型,从大量现象中抽象出概念,用理想实验和逻辑推理得出物理结论的教学法及电教手段的运用,发展学生探宂实验能力和创造能力,突破学生总认为物体只要受力就会运动,只要运动就会受力,不受力的物体就应该保持静止状态,而受力的物体就应该保持运动状态这一
2、错误思维定式,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内容设置上体现了三方面的教学基本理念。(1)注重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通过亚里士多德观点与伽利略思想实验的观点质疑,提出了一种纠正前概念的学习方法一一矛盾冲突法。(2)贯彻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教材从生活概念为基础,强化矛盾冲突,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最后又通过实际现象将物理还原于生活。(3)注重科学探究实验探宄“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提供了学生经历实验与数据分析、分析论证、交流与合作,自我表述,培养科学方法、实践能力的条件,“惯性小实验”帮助学生学习实验验证方法,并有
3、助于学生对“物理与生活”的认知。(4)将学生的课堂学习落到实处为保证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本人计划采用课堂练习、用白己的语言表述对定律的理解及举例示范等教学评价方式,及吋反馈可靠信息,便于调整。【教学背景分析】一、学情分析:初二的学生初学物理,头脑中略有力的概念,在此基础上,研宄力产生的作用效果:即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状态,有一定难度。部分学生基础较薄弱,学习习惯不佳。对物理学习和认识参差不齐,差距较大。但有两点是可以肯定的:一是同学们并不希望机械化地去应付考试,而更希望将知识提高到能力和技巧的这个层次上来。二是希望通
4、过物理的学习激发起自己学习的兴趣。同时,这个年龄段部分学生已拥有了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科学想象能力及不成熟的实验操作能力,虽善于观察周边的生活,但往往只从感性的角度总结归纳物理知识,缺乏对理性的思考,容易得到一些与科学背道而驰的观点。二、教法学法:由于学生头脑屮前科学概念的自发性、隐蔽性、顽固性,使得我们必须注重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与科学精神教育.不仅应当注重科学知识教学(定律木身),而且要特别强调定律得出所运用的科学方法.括理论实验的方法和科学推理方法,结合定律的教学,潸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教育.为什么只有伽利略能够
5、大胆地怀疑亚里士多德延续2000多年的错误结论?引导学生树立起科学的怀疑精神,树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信念.这样融知识、方法和精神于一体的教学,才真正体现了牛顿第•一定律教学的全部内涵.因此本节采用的是矛盾冲突法、探究实验和理论推理的方法相结合、启发诱导与精讲教学法。三、应用信息技术的依据或考虑(1)通过制作课件,节约了写板书的时间,就有充裕的时间实现探究式的教学,增大课堂容量,让学生理解到任何科学不是随便捏造的,都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经严密的理性思考而得的。(2)本堂课通过课件展示,层层设疑,充分调动学生的思考空
6、间,教学过程中贯穿了启发式教学,使科学性与思想性融于一体。并配上针对性练习,培养学生获得信息的能力,体现丫巩固性教学原则,使教学更具有科学性。(3)本堂课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对生活现象进行再现,拉近了物理与生活的距离,有可能突破教学难点。达到牛.动形象的效果,体现了素质教育,过程教育的精神,是传统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整合。(4)教学用具:小车、斜而、毛巾、棉布、木板、电脑多媒体及传感器等(初二的学生感受现代化的科学研究仪器。)四、教学策略前一节惯性教学中,由于惯性现象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却很抽象、难以理解.因此教学中通
7、过大量的实例让学生领悟惯性的内涵,安排学生做一做运动物体由于惯性而表现出来的现象,以突出惯性“维持其原有运动状态”的实质。并利用多媒体系统播放几个片段予以展示。劳动中利用惯性,教师取小花锄,小斧头演示分别用不同方法固紧锄(斧)头,以突出惯性的实际意义。在认识惯性的教学基础上,进行惯性定律的教学。故前一课时的教学为本节奠定基础。第一阶段:采用“矛盾冲突法”,尽力展示生活体验、亚里士多德观点与伽利略思想实验矛盾冲突,激发学生探宄欲望。第二阶段:实验探究。这一阶段要肯花时间,教师仅起一个指导者的作用,尽量让学生自己分析、交流、推
8、论并表述出牛顿第一定律内容。第三阶段:主要以教师讲述的形式,指明牛顿第一定律的重要性、理想性,并通过对定律内容的理解指导,帮助学生认识力的作用在运动屮只是“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五、对教师自身的要求根据经验,学生在本次活动中容易出现的错误概念,如:认为力是运动的原因;容易混淆惯性与惯性定律;对中顿第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