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循证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循证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ID:28047801

大小:47.0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7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循证护理干预效果评价_第1页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循证护理干预效果评价_第2页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循证护理干预效果评价_第3页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循证护理干预效果评价_第4页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循证护理干预效果评价_第5页
资源描述: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循证护理干预效果评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循证护理干预效果评价贵州省人民医院贵州贵阳550002【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干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将我院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间收治的需采用呼吸机治疗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应用常规护理;干预组50例,采用循证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死亡率等。结果干预组机械通气患者VAP发生率为12.0%,死亡率为0,对照组VAP发生率为36.0%,死亡率为18.0%,干预组VAP发生率、死亡率、通气天数,康复天数与对照组、文献比较,均

2、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运用循证护理模式对机械通气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干预,提高了护士寻科学护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护理质量,降低了VAP的发生率。【关键词】循证护理;机械通气;VAP;感染预防【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7-095-02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pneumonia,VAP)是指原无肺部感染的呼吸衰竭患者,在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治疗48h以后,和(或)拔管48h以内发生的肺部感染

3、。随着呼吸机广泛应用,VAP成为机械通气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国内外文献报道,VAP的发生率为12.2〜43.1%,病死率29.3〜51.6%[1]。因此,VAP的预防成为了临床关注的重点。循证护理是伴随循证医学而出现的一种护理模式及观念,是护理人员在计划护理活动过程中,以有价值,可信的科学研宄结果为证据,提出问题,寻找实证,用实证对患者实施最佳护理的方法[2]。木文结合近年的临床护理经验,对我院收治的50例需机械通气的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随机选取100例我院

4、于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需使用呼吸机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病因分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并52例,心血管疾病伴心力衰竭23例,消化道出血5例,急性脑血管病变10例,农药中毒心肺复苏后7例,其他2例。其中男63例,女37例;年龄17岁〜82岁,平均年龄43.2&plUsmn;5.0岁。随机将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病因分布等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1.2方法对照组机械通气患者行常规护理,包括:病房管理、病情观察、预防交叉感染、心里

5、干预、营养支持和消化道护理等。干预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成立循证护理小组,把工作中常见的护理问题作为主要循证护理问题:交叉感染、吸痰、气道的湿化和胃管留置等[3】。査询文献资料,对临床资料进行全面评估和系统分析,针对问题,制定出最佳护理方案,并执行相应的护理措施。具体方法如下。1.2.1预防交叉感染手是传播病原菌的重要途径。调查发现[4,5],医务人员的手常有革兰阴性杆菌和金葡萄球菌的定植,医务人员在护理、检查感染患者后,手上带奋病原菌,若不洗手就接触另一患者,极冇可能导致病原菌在患者之间的传播定植,可通过吸痰或其他

6、操作致使细菌进入下呼吸道引起VAP。因此在护理干预吋应做到:严格七步洗手;环境净化,定吋用多功能消毒机消毒;严格无菌吸痰。1.2.2吸痰护理吸痰是机械通气中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一项重要护理技术操作。吸痰不及吋则可造成呼吸不畅,通气量降低,窒息甚至心律失常。但频繁吸痰可增加肺部感染的机会,导致不必要的气管黏膜损伤,低氧血症,肺不张等。临床研究发现[6】,常规吸痰不仅不能将深部痰液吸出,不能改善通气功能,还可能因为吸痰方法不对,时机不当等造成缺氧、窒息、肺不张等并发症。因此,吸痰吋机应选择在呼吸机气道压力增高,肺部听诊冇痰

7、鸣咅,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2%,发生频繁呛咳,意识清醒患者自诉有痰或床旁听到痰鸣音吋。应尽量做到适吋吸痰,而不是定吋吸痰。本组患者吸痰前给予纯氧1〜2min,断幵呼吸机与气管导管的接头,用无菌持物钳夹住带冇负压的吸痰管缓慢插入气管导管的尖端时,关闭负压再继续插入2〜3cm以刺激患者咳嗽,清醒患者嘱患者咳嗽,再进行抽吸。根据痰液性状,选择相应的吸痰方。痰液粘稠者,应用湿化液3~5ml进行湿化气道吸痰。痰液不粘稠,第一次吸痰后直接连接并调节呼吸机,不进行气道湿化。非抢救患者吸痰前先翻身、扣背,翻身后保持侧卧8~10min

8、后吸痰。吸痰操作吋动作轻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呼吸机管道及附件每周清洗后压力蒸气火菌。1.2.3呼吸道护理人工气道的建立破坏上呼吸道的自然防御机制,且使下呼吸道直接向外界开放,气管导管的放置影响了患者的咳嗽,U咽部致病菌容易向下呼吸道移行,气管导管的摩檫和反复吸痰对气管黏膜的损害降低了机体的防御机能[7】。因此,护理干预吋应加强人工气道的管理;保持呼吸道黏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