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046363
大小:59.6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7
《浅谈小学科技创新教学思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小学科技创新教学思路李振忠山东省寿光市稻FH镇王望实小262707摘要:创新并不神秘,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和我们的教育教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创新教育必须以课堂教学为主要的阵地、渠道;以牛活实践为来源,发散思维;以兴趣做引领,充分发挥学牛的创新潜能,激发创新欲望;以形式多样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牛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关键词:创新教育意识实践爱因斯坦说:“在科学上,每一条道路都应该走一走。发现一条走不通的道路,就是对于科学的一大贡献。”伴随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从小培养学牛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
2、力,成为教育教学重要的硏究课题,关系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实施创新教育,就是要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入手,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带动学牛整体素质的自主构建和协同发展。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提高小学牛的科学素质,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和智慧,使他们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学习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在实际工作中怎样开展好科技创新教学呢?为此,结合教育教学实践,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关于小学科技创新的教学思路:一、小处着手,养成创新习惯法国哲学家柏格森说「'对新
3、的对象必须创出全新的概念。”对于创新,对于科技,很多人一点也不陌牛,因为我们每天都生活在科技创新的成果中,每天都在享受着科技创新的丰硕成果。也许有人没有发现,也许会提出疑问:“创新?创新在哪里?”其实,科技创新就在你我的身边:我们每天看的电视、电脑,洗衣机、火箭、卫星、宇宙飞船……我们都在创新的道路上迈步前行。小学牛创造思维的发展,除了受到年龄特征、个性差异的影响,还有知识积累和逻辑思维等因素。因此要结合小学牛所处的成长阶段,开展与之相适应的活动,如定期开展类似“小发明、小制作、小实验、小论文、小
4、巧手、小饲养”等“六小”活动,逐步引导学生的观察与思考能力。活动中,观察是前提,思考是过程,“六小”是成果。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观察中积极思维,在微小方面捕捉思维的灵感,让学生着眼于身边现象,不随意放弃任何小的细节,不排斥任何小的成功,逐步开阔学生的视野,养成善于发现的好习惯。二、丰富活动,激发创新兴趣也许很多人有过这样的经历:滚烫的鸡蛋拿在手里根本无法剥皮,怎么办?往鸡蛋上浇冷水,蛋壳就会奇迹般地裂开脱落。这是什么原理呢?原来,这是“热胀冷缩”的作用。科学家李四光说:“我们要记着,作了
5、茧的蚕,是不会看到茧壳以外的世界的。”创新能力的培养,重在丰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特殊的个体,都有各自的个性和爱好,都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信任和关怀,要相信所有的学生都能学习、都是可塑的,虽然存在量的差异,但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好与差,不存在质的差异,他们需要的是关心与指导,不需要过多的指责与冷漠。要看到每一个学生都有自我发展、成功的需要,要给他们提供思考、展示、创造以及成功的机会。因此,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营造融洽积极的学习气
6、氛,就显得十分重要。每次科技活动,无论是活动主题、活动内容或活动形式,都要力求新颖别致、富有吸引力,鼓励学生“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有的学生在“科技游戏”中尽情玩耍,有的在未来世界畅想中敞开理想的心扉;有的进行标本辨析、观看小动物激战场面……活动一定会充满欢乐,充满情趣,像-•块磁铁-•样紧紧吸引住学生,为学生开辟了快乐的天地,创造了展示才华的舞台。兴趣与创新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兴趣是基础,创新是在此基础上的发展与飞跃,兴趣为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重视训练,发展创
7、新思维美国教育家杜威说:“科学的伟大进步,来源于崭新与大胆的想像力。”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发散的求异思维,发散求异的目的在于创新。求异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创造性的特征。求异思维是指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去想别人没有想到、去找别人没有找到的方法和窍门。寻求新颖、独特、与众不同的解题方法,可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去犬胆尝试、勇于求异,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教学实践告诉我们,重视发散思维的训练,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是十分必要的。例如在数学教学中,i题多解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好形式,
8、引导学生进行一题多解的练习,能够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纵横联系,达到相互沟通、深化知识、灵活和变通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目的,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的能力,弘扬学生不断钻研、探索的精神,找到解决某一类问题的简捷思路和最佳方法,培养开拓创新的意志。发散思维最集中地体现了创新思维的本质,它内在地包含了逆向思维、横向思维、求异思维等思维方式,同时它也是想象、联想、灵感等思维的前提和基础。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要注重发散思维提问,提倡一题多解,鼓励质疑问难,引发形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