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周易》立象的角度看孙过庭对易学思想的应用

从《周易》立象的角度看孙过庭对易学思想的应用

ID:28037886

大小:82.12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07

从《周易》立象的角度看孙过庭对易学思想的应用_第1页
从《周易》立象的角度看孙过庭对易学思想的应用_第2页
从《周易》立象的角度看孙过庭对易学思想的应用_第3页
从《周易》立象的角度看孙过庭对易学思想的应用_第4页
从《周易》立象的角度看孙过庭对易学思想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周易》立象的角度看孙过庭对易学思想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从《周易》立象的角度看孙过庭对易学思想的应用《周易》作为群经之首,是古代文人必读经典。而其对文艺理论的美学思想的渗透,不容忽视。书法理论作为文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更不例外地受到《周易》较大的影响。孙过庭《书谱》在易学思想的应用上十分广泛,本文立足于《周易》的立象观,试图从该角度诠释孙过庭的书学思想的一个面向,以期能够对古典书学的深奥理论作出哲学性的阐释。一、从《周易》之立象到艺术之言、意、象《周易?系辞》说:“圣人设卦观象,而明吉

2、X

3、,刚柔相推而生变化。”在古代,设卦观象是一个由巫觋文化到祭祀文化,再到礼乐文化的表现形式,体现了从最开始的纯粹占卜到后来理性

4、化的礼乐形成过程。观象明其吉凶而得刚柔变化,“象”始终是屮国文化的一个核心概念。《周易》本经自冇“传”以來,就成为以象、数、意相结合以期体察“性与天道”的文本,卦象与爻象成为推测天文与人文、推天道以明人事的中介。《周易?系辞》还说,“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亦即除了“设卦观象”,“圣人”还“立象以尽意”,即是说在观天地之象外,还以此“立象”抽象化自然界,表达“情意”,用“系辞”去尽其所言。即从取象生成“抽象物象”,之后又有从抽象物象表达出具体意象。“《易》者,象也;象者,像也。”从取象到立象再到成象,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立象处于取象与成

5、象之间。在玄学正始时期,王弼以结合三玄中《周易》与《庄子》的方式,艺术化地阐释了意、言、象的关系。《庄子?外物》篇:“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任意,得意而忘言。”《周易?系辞》:“子日:‘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王弼在《周易略例》中则融通儒道,杂糅二者:“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在本是道家的形名论一一“言”“意”之辨之间,插入“象”,以立象观来沟通言、意,儒道合流。这开创了文艺理论的先河,对于艺术的阐释方式具有非常大

6、的历史影响,比如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第二十六》就是在其影响下,讲述艺术创作的准备工作,构思、想象、意象、语言,等等。“思理为妙,神与物游”“神居胸臆”“物沿耳曰”“独照之匠”“窥意象运斤”,最后的“赞”说“祌用象通”“情变所孕”。可见,艺术的构思与创作以及艺术评论的撰写都涉及了意、言、象、物的深层次关系。构思之时,是从物到象,再从象到言,最后达到表意的目的;创作则是从观物象、取象到立象,胸臆流至笔端,形成语言,语言构成意象以至物象;而市美接受者,则从“本文”屮以召唤结构与期待视野形成自己的审美文本一一“物”或“象”之体验。如此,构成了中国艺术不论是文学还是书画

7、的独特理论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看,也能阐明中国艺术尤其是中国书画乃适宜“卧游”“澄怀观道”,不适宜“眼观”的特殊审美范式。所以张怀??说“独照灵襟”,以心、灵台体验之,品评上则是“从心者为上,从眼者为下”。从上可见“立象”在文艺理论思想中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孙过庭《书谱》中存在大量的立象思想。比如他引用《周易?贲卦》之《彖辞》之语来做比况:“《易日》:‘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况书之为妙,近取诸身。”当然,其中的“近诸取身”,源于《周易?系辞》的“远诸取物,近诸取身”。“取身”表示取“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

8、为口”,即表明书法的取法类同于八卦的取象,可“通神明之德,类万物之情”。孙过庭此处使用“近取诸身”是否表示取象于身体之意存疑,当代学者郑晓华认为非取象观,而是取人类的内在精神与情感因素。孙过庭无论是借用“贲”卦彖辞,还是使用“近取诸身”这样的词语一一尽管未必是尽述《周易》之原本意义,但却表明深深受到了传统易学的思想中“立象观念”的影响。二、书法之观物取象、立象见意在孙过庭看来,书法只有“穷微测妙”与“推移奥赜”,才能“妙拟神仙”。这即如上所述,正是需要立象、取类比赋,方可得其深邃之理,以明书之深意。书法同自然界刀物之理一样,既微且妙,需要穷尽其几微神妙,推移其

9、变化之奥赜,观象、取象及立象,取其比类,并以简易的方式表达出来,让读者、观者、学者能够简易从之。这个便是从构思到物象、立象再到形成语言的过程。书法微妙与奧赜,具体描述就是“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这就如上所述的万物之理一样,哪怕很小的一点“几微”,也暗藏复杂的内容与变化。正如《系辞》所说:“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变化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观察者只有具有细微玄妙的用心,才能体会得到。因此,孙过庭认为,不知此“道”的人,就会“任笔为体,聚墨成形”,“心昏拟效之方,手迷挥运之理”,以此强为之求妍求妙,就是错误的路径。在阅读《书谱》

10、时,一般都认为“任笔为体,聚墨成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