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道为宗:宋濂的学术传承和理学思想

任道为宗:宋濂的学术传承和理学思想

ID:28015599

大小:75.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07

任道为宗:宋濂的学术传承和理学思想_第1页
任道为宗:宋濂的学术传承和理学思想_第2页
任道为宗:宋濂的学术传承和理学思想_第3页
任道为宗:宋濂的学术传承和理学思想_第4页
任道为宗:宋濂的学术传承和理学思想_第5页
资源描述:

《任道为宗:宋濂的学术传承和理学思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行为法学会(原呼和浩特市副市长)、北大博士后张之楠“任道为宗”:宋濂的学术传承和理学思想作者简介:张之楠,男,1974年8月出生,汉族,山东曹县人,C.Pparty员,研究生学历。1995年7月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林业经济管理学院,1995年7月至1998年6月在北京林业大学工作,1998年6月任职于中国中医药科技开发交流中心,期间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任副市长。2008年6月至今任职于中国行为法学会,先后担任副秘书长、副会长,并就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后。内容提要:宋濂作为明初最重要的理学家之一,理学传承可上溯到朱熹和吕祖谦,文学传承可上溯到方凤。但宋濂

2、在理学上没有固守一家之说,而是综览百家之说,丰富自己的理学思想。对于朱熹理学和陆九渊心学,宋濂不偏向于一家,而是调和二家之说,提出自己的明心、识心之说。关键词:宋濂朱熹陆九渊心学宋濂曾作《白牛生传》,自叙入明前之经历与思想,其中提到有人以文人称之,宋濂反问说:“吾文人乎哉?天地之理欲穷之而未尽也,圣贤之道欲凝之而未成也。吾文人乎哉?”有人欲从宋濂学文,宋濂则告之孝弟:“其孝弟乎?文则吾不知也。”《潜溪前集》卷之七,参见《宋濂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80页。下引宋濂文献皆出自《宋濂全集》。就是说,宋濂自认为是一个道学家,而非一个纯粹的文章之士。本文论

3、述宋濂的理学传承和理学思想。一在明初的思想史中,宋濂确实占有重要的地位。据《明史》儒林传,明初的理学家,主要有范祖幹、叶仪、谢应芳、汪克宽、梁寅、赵汸、陈谟、刘基、宋濂、方孝孺、曹端、薛瑄、吴与弼等。方孝孺是宋濂的学生,曹端与方孝孺同时稍后,薛瑄更在曹端之后,吴与弼与薛瑄差不多同时。方孝孺为明成祖所杀,曹端、薛瑄、吴与弼等皆为永乐朝及其以后时代人。即是说,在明代建国之初的洪武朝前期,理学方面主要就是范祖幹、叶仪、谢应芳、汪克宽、梁寅、赵汸、陈谟、刘基、宋濂等人,他们皆是由元入明。其中范祖幹、叶仪、谢应芳、汪克宽、梁寅、赵汸、陈谟等人,在明初倡导朱学,并参与了修《

4、元史》和朱元璋制定的其他一些文化活动,但他们或者很快就相继去世,或者辞官归隐,影响的范围并不是很大。刘基的理学思想在建国以后受到重视,如侯外庐主编的《宋明理学史》下册第一编“明初的理学”中第二节论述了刘基的理学思想。不过在明清人看来,刘基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功业和文章方面,“公之文章与功业并传无斁,恢恢乎有余芳矣。”谢廷杰:《诚意伯文集序》,《诚意伯文集》卷首,四库荟要本。《明史》刘基本传亦主要叙其功业,传末言:“暇则敷陈王道。帝每恭己以听,常呼为老先生而不名,曰:‘吾子房也。’又曰:‘数以孔子之言导予。’……所为文章,气昌而奇,与宋濂并为一代之宗。”《明史》卷一百

5、二十八。即,对于刘基在近代以前并不以理学家视之,《宋元学案》和《明儒学案》皆不为之作传。因此章太炎在《诚意伯文集》序中说刘基为“明一代宗师”,应该也是从功业和文章方面而言的。与刘基不同,宋濂的理学思想一直颇受重视,“公以开国巨公,.....首唱有明三百年钟吕之音,故尤有苍浑肃穆之神,旁魄于行墨之闲,其一代之元化,所以鼓吹休明者欤!”全祖望:《宋文宪公画像记》,《鲒埼亭集》外编卷十九。《宋元学案》为之作传;《儒林宗派》则在宋濂名下,专列宋氏学派:“方孝孺、王绅(仲缙,祎子,义乌)、楼琏(士琏,义乌)、郑渊(仲涵,浦江)、郑湜(仲持)、郑棠(叔美)、郑楷(叔度)、郑

6、柏(叔瑞)、吕荣(慎明,永康)、陈子晟(仲昭、连江)。”《儒林宗派》卷十四,四库全书本。这是洪武朝惟一的一个儒林宗派,由此可见宋濂在明初理学史和思想史上的重要性。宋濂的师承关系较为复杂,《宋元学案》叙云:“尝从闻人梦吉授《春秋》。继从柳贯、黄溍、吴莱学古文词。”《文宪宋潜溪先生濂》,《宋元学案》卷八十二。闻人梦吉、柳贯、黄溍和吴莱是宋濂的直接授学老师,对宋濂的理学和文学思想有着重大的影响。全祖望在指出宋濂授自四人之后,并指出其学之源流:“宋文宪公之学,受之其乡黄文献公、柳文肃公渊颖先生、吴莱凝默先生、闻人梦吉四家之学,并出于北山、鲁斋、仁山、白云之递传,上溯勉斋

7、,以为徽公世嫡。”但全祖望同时指出,宋濂没有固守四先生之门户,而是溺于佛教:“婺中之学,至白云而所求于道者,疑若稍浅,观其所著,渐流于章句训诂,未有深造自得之语,视仁山远逊之,婺中学统之一变也。义乌诸公师之,遂成文章之士,则再变也。至公而渐流于佞佛者,流则三变也。犹幸方文正公为公高弟,一振而有光于西河,几几乎可以复振徽公之绪,惜其以凶终,未见其止,而并不得其传。虽然吾读文献、文肃、渊颖及公之文,爱其醇雅不佻,粹然有儒者气象,此则究其所得于经苑之坠言,不可诬也。词章虽君子之余事,然而心气由之以传,虽欲粉饰而卒不可得。”《宋文宪公画像记》,《鲒埼亭集》外编卷十九。全

8、祖望认为宋濂沉溺于佛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