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展性卒中预后及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

进展性卒中预后及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

ID:27955636

大小:7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7

进展性卒中预后及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_第1页
进展性卒中预后及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_第2页
进展性卒中预后及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_第3页
进展性卒中预后及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进展性卒中预后及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进展性卒中预后及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李皓亮(河南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450000)【中图分类号】R74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6-0190-02【摘要】目的评估210例进展性卒中患者15天预后,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与不同受累血管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210例进展性卒中患者均在入院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改良Rankin残障量表(MKS)评估,病后15天进行MRS评估,分析患者15天预后,系统评价病变部位及受累血管,并与预后不良进行相关分析。结果210例患者,病后15天死亡率3.33%,致残

2、率86.67%,大脑中动脉主干重度狭窄88例,大脑中动脉主干中度狭窄56例,椎基底动脉中、重度狭窄38例,颅内多根血管狭窄28例,伴随糖尿病、高血压病者147例,大量饮酒、吸烟者63例。结论进展性卒中的发牛率及预后与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的程度呈正相关,与糖尿病、高血压的控制程度密切相关,大部分进展性卒中患者预后较差,致残率相对较高。【关键词】进展性卒中相关因素预后进展性卒中是指在发病1周内经临床治疗病情仍进行性加重的卒中⑴。其发牛率占卒中患者的30%左右。因其致残率、病死率均比一般卒中高,属难治性脑血管病,近年受到广泛关注。进展性卒中病因较

3、多,笔者于武汉协和医院收集了2010年6月〜2011年门月210例进展性卒中的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病后15天的观察、随访,结合其CT、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磁共振血管显影(MRA)检查资料,对引起缺血性进展性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发病机制及预后进行临床分析。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10年6月〜2011年月住院确诊为缺血性进展性卒中患者210例,结合临床症状、体征、TCD、影像学检查确诊,且经1周的正规治疗其病情仍进行性加重,其中2例患者死亡。其中男126例、女74例,年龄48〜80(平均60.8)岁。全部患者均经头颅CT

4、检查及TCD检查,行MRA、CTA检查161例。对照组为随机抽取同期住院患者210例,其中男141例、女69例,年龄42〜83(平均62.5)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和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可比性。1.2方法①对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及饮酒史、既往卒中史,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②对患者的头部CT、TCD、或头MRA的损害程度进行评估。③入院吋、入院第15天进行NIHSS、MKS评估,预后用MKS评估,分别为无残障MKS0〜1分,轻度残障2〜3分,重度残障4〜5分,死亡6分。1.3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1.0

5、统计软件,将危险因素、责任病变血管、病变部位、15天的预后情况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2结果2.1高血压进展性卒中患者中,患高血压183例,病程4〜30年。其中规律服药77例,210例患者入院后均规律服药。对照组高血压126例,规律服药□2例。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o2.2糖尿病进展性卒中组患糖尿病178例'病程3〜22年。正规治疗76例,对照组患糖尿病42例,正规治疗35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3梗死部位进展性卒中患者颖、顶叶脑梗死91例,额、颍、顶、半球大面积梗死74例,枕叶、

6、小脑及脑干梗死59例。2.4动脉狭窄所有病例均行TCD检查,进展性卒中组大脑中动脉垂度狭窄28例,中度狭窄56例,椎基底动脉中〜重度狭窄38例”颅内多根血管狭窄28例。对照组TCD检查,大脑中动脉主干中度狭窄21例,大脑中动脉远端轻度狭窄28例,其余表现为动脉硬化或正常,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o所有进展性卒中组患者均行MRA检察,结果均与TCD检查结果相符。3讨论进展性卒中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比例高于对照组。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病变主要是大血管的动脉粥样硬化和继发性高血压引起的小血管动脉硬化。因此两种疾病可单独存在或并

7、存,均易合并血管的狭窄和闭塞。结合头部CT、TCD、MRA和CTA检查显示,进展性卒中患者主要为人脑中动脉或颈内动脉末端狭窄或闭塞。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的进展性卒中患者的大血管病变可导致远端血流灌注减低,在侧支循环不良的部位发生梗死。进展性卒中发病机制主要为:[1]①原发动脉部位血栓蔓延产生新的狭窄或原有狭窄的血管产生闭塞,或阻断侧支血管使血管侧支循环消失;②在动脉粥样便化最严重的一侧,伴或不伴溃疡和/或狭窄。血栓灶不断扩大使血管管腔消失,逐渐或间断地增加脑缺血区域;③原发梗死区域虽无扩人,但脑水肿扩散逐渐加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④患者的

8、一般状态、心肺功能及水、电解质调节或酸碱平衡改变均干扰脑代谢,导致神经功能缺损加重;⑤有文献报道⑵:发病后36h内收缩压每增加20mmHg,卒中进展的危险性下降0.66,尤其在合并糖尿病口寸上述作用更明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