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

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

ID:27952204

大小:5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7

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_第1页
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_第2页
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_第3页
资源描述:

《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1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农民增收是“三农”问题的核心。近几年来,当阳市把切入点放在解决影响农民增收的突出问题上,把着力点放在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上,紧密结合实际,边思考边探索,农民收入连续几年大幅提高。去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551元,名列湖北省前列。破解农产品外运、农田灌溉两大难题,探索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长效机制XX年初,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出台了“通村公路硬化以奖代补的实施办法”,即每硬化一公里通村公路,除上级政府给予的补贴如数到位外,市政府另外奖励2万元,各镇(处)奖励1万元,对连接镇(处)的

2、主干道和单村新修通村公路超过5公里的,市财政每公里另外增补1到2万元。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市已建设通村公路600多公里,市、镇(处)两级财政投入资金1600多万元。为了抓好末级渠系的整修,我们大力实施“输水到田间工程”,出台了以奖代补的实施办法,市财政每年列支500万元用于水利建设,其中200万元作为末级渠系整修奖励基金。全市计划用五年时间,彻底解决全市80万农田的灌溉问题。由于政策驱动,大大调动了各镇(处)、村和农民修路、修渠的积极性。去冬今春,全市通村公路硬化里程名列宜昌市第一,末级渠系的整修也渐入高潮。推进乡镇(处)配套改革

3、,探索农村社会化服务的长效机制对乡镇机关,主要是通过引入竞争机制、扩大基层民主、阳光作业等办法大量精简领导职数和干部人数,重新整合职能,将工作重心转移到为“三农”服务上来。目前,乡镇机关改革已全部结束,领导班子成员减少,内设机构减少到25,机关干部减少。对“七站八所”,除财政所外统一转为以服务中心命名的社会中介组织或经济实体,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坚持走企业化、市场化、社会化的路子。改革后,农村社会公益事业由政府承担,财政保障,按照市场化原则和合同管理办法,实行项目量化,公开招标,合同管理,群众签单,政府买单,钱随事走,按绩取

4、酬。培植壮大优势产业,探索农村产业化发展的长效机制农产品“多的不好、好的不多”,是影响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大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我市坚持发展板块经济不动摇,立足于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大力推进结构调整,促进优势产品向优势区域集中,全市特色专业基地达到78万亩,专业村达到83个,占全市的50以上,种养专业户达到万户,占农户总数的40以上。为培植农业主导产业,XX年,我市提出了突破性发展畜牧、林果、蔬菜三大产业的方案,制定了三大产业的发展规划及政策措施。市财政每年投入3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三大产业发展,采取12项政策对农民进行直接补贴

5、、奖励。发展工业经济,探索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长效机制几年来,全市工业经济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递增,工业经济每年提供的就业岗位以15以上的速度递增,全市工业经济每年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2000个以上,因工业经济的拉动而不断发展的建筑业、运输业、服务业等,所吸纳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达2万多人,大大加快了农村剩余劳力转移的步伐。从去年开始,我们全面实施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转移阳光工程,每年由市财政专项列支200万元,培训农民5000人次,让每位受训的农民掌握一门就业本领。今年,全市开展示范性培训近3000人次,已有2400多人实现转岗就业

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