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评价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评价

ID:27943630

大小:5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7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评价_第1页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评价_第2页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评价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评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评价阿布都热依木·阿布都克热木新疆且末县中学841900摘要:随着信息技术课程的改革和发展,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评价成为了教学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信息技术是一门应用性的学科,对信息技术的教学评价尚处于探索阶段。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发布、应用能力将作为现代人最基木的能力和文化水平的标志。鉴于信息技术教育在社会各个领域中的地位的提高,全国各地掀起了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高潮。信息技术和其他课的差异性较大,不能照搬其他学科的评价方式,而应该有一套适合木学科特色的评价方式,要力求避免传统评价中的缺陷,完善和创新教学评价,课堂教学评价更应注

2、重对学生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的评价。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教学评价一、信息技术课评价方式现状1.从中学信息技术课的特点看。传统的信息技术评价方式过于单一,教师是唯一的评价主体,学生一般只有一个简单的期末成绩,或者连期末成绩都没有,就只有一个会考成绩,这样的评价方式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同时这种考查方式在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运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在创造能力上,这种考查方式还不能客观地、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有着其木身很大的局限性。2.从中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标看。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根木目的就是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

3、的具体问题,为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提供方便。而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具有明确的指向、激励和标准作用,因此教学评价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3.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看。学习是一种有意识的心理和行为,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应注意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1.从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创造潜能看。信息技术课是一门素质教育课。因此,教学评价必须本着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创新精神奋利的原则进行,加强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査,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进行创新。所以,我们除了对学生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进

4、行评价外,还应注意考查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技能掌握后能否进行知识的整合创造。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的思考与建议1.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思考按照教学评价的理念我们把评价方式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对于信息技术这一门应用型的年轻学科来讲,我们要重视教学的过程性评价。让这门学科的学>J好坏不单只看重最终测试的成缋,要让我们通过一系列的评价方法来深入透彻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学4效果。及吋了解学生存在哪方面的不足并给予指导。过程性评价贯穿于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始终。2.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建议(1)强调评价对教学的激励、诊断和促进作用,弱化评价的选拔与鉴别功能。一方面通过评价帮助学

5、生明确自己的进步、不足和努力方向,促进学生进一步地发展;另一方面,利用评价结果改进教学,发挥评价与教学的相互促进作用。(2)发挥教师在评价中的主导作用,创造条件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充分利用学生的评价能力,适吋引导学生开展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以评价促进学习;组织学生开展互评,在互评中相互学4、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根据评价0的和当地现状,创造条件组织家长、学校、外部考试机构、教育团体等奋关机构和人员参与教学评价。(3)综合运用各种评价方式,全面考察学生的学情况。信息技术课程基本概念、基本技能、综合应用能力等方面的评价不能依靠单一的评价方法,应该采用多种评价方式,既能评价到学生

6、的学习过程,又能评价到学习结果;既能评价到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又能评价到态度、情感、动机。认知领域以书面考查为主(如作业、课堂提问),操作领域以上机操作考查为主。学生成绩核定由学生电子作品和个人学档案进行综合评定,成绩评价采用等级制。(4)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应重点采用表现性评价方法,以学生在实际操作或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的表现和成果作为评价依据,全面评估学生在信息技术操作能力、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相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表现性评价是近年来美国涌现出来的一种新型的课程评价形式,具体来说就是根据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在真实情境中设置真正的任务,对学生

7、完成任务的过程及其成果进行评价。表现性评价是指学生在各种真实的情境或模拟的生活情景中使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完成一定的任务,通过对学生在任务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和完成任务的成果来评价学生。其形式主要包括建构式反应题、书面报告、作文、演说、操作、实验、资料收集、作品展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