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928093
大小:21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7
《解析几何中的思维变式.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解析几何中的思维变式张桂林解答解析几何习题,既要考虑常规解法,也要注意运用其它思路,如逆向思维,极限思想,借助于平面几何等等。本文列举数例,作以分析比较。1.逆向思维例1.过点A(-1,5),B(-4,2)的直线交直线l:于点M,求AM:MB。通常是先写出直线AB的方程,再求AB与l的交点M的坐标,从而求出比值。若运用逆向思维,先设AM:MB=λ,用λ表示点M的坐标,由点M在直线l上,即可求出λ值。解:设AM:MB=λ,则得因为所以解得故AM:MB=2例2.双曲线的任一切线交x轴于点A,交y轴于点B,O为原点,
2、求证:△AOB的面积为定值。通常是先写出双曲线的任一切线的方程,求出A、B的坐标,再证得结论,当然可以,但过程较繁。若运用逆向思维,先设A、B的坐标,写出AB的方程。由AB与双曲线相切证得结论,则较为简便。证明:设A(m,0),B(0,n),则直线AB的方程为:即因为直线AB是双曲线的切线,故即的判别式△=0所以因为所以故为定值。例3.若椭圆与连结A(1,2),B(3,4)两点的线段没有公共点,求a的范围。通常是分两种情况考虑:(1)A、B两点都在椭圆外;(2)A、B两点都在椭圆内。若从反面考虑则可避免分情况讨
3、论,计算简洁。解:先求椭圆和线段AB有公共点时的取值范围。易得线段AB的方程为:由方程组得故a2在[1,3]内递增,且x=1,3时的值分别为故因为a>0,所以故当椭圆与线段AB无公共点时2.极限思想例4.求已知离心率,过(1,0)点且与直线l:相切于点,长轴平行于y轴的椭圆方程。通常是设椭圆中心为(x0,y0),可得椭圆方程,并列出过已知点P的切线方程,联立消参可求得椭圆方程。若按极限思想,将点圆、点椭圆视为圆、椭圆的极限情况,则可简化运算过程。解:由,知将点看作长轴平行于y轴且离心率的椭圆系,当时的极限情形(
4、点椭圆),则与直线l:相切于该点的椭圆系即为过直线l与“点椭圆”有公共点的椭圆系方程又因为所求的椭圆过点(1,0),代入上式得故所求椭圆方程为例5.过抛物线的焦点F作一直线交抛物线于P、Q两点,若线段PF、FQ的长度分别是p,q,求的值。通常是先列出PQ的直线方程,求出直线PQ与抛物线的交点坐标,再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求出p与q。若按极限思想,使直线PQ的斜率不存在,则直线就是抛物线的对称轴,此时P为顶点,Q在无穷远处,用极限的观点得所以3.利用平面几何的有关知识例6.过点P(-1,2)作直线l,使点A(-3,
5、4)和点B(1,-2)到l的距离相等,求l的方程。通常是先设l的方程为,再利用已知条件求出斜率,故l的方程为。这样解,不仅计算量较大,而且漏掉了一解。若通过思维变式,由平面几何知识可知:l过线段AB的中点Q(-1,1)或l//AB,从而较简便地求得l的方程。解:因为点A、B到l的距离相等,所以l或过线段AB的中点Q(-1,1)或l//AB,于是l的方程为或即或注:引用直线的斜率解题时,应注意斜率不存在,即直线垂直于x轴的情形,以免漏解或导致其它错误。例7.直线l:交圆C:于A、B两点,求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的方
6、程。通常是先求出l与C的交点A、B的坐标,再写出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方程。若应用平面几何知识,则可知:过圆心O且垂直于l的直线就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由此易求出其方程。解:过圆心O(0,-2)且垂直于l的直线就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故l的方程为即例8.以原点O为顶点的定角在坐标平面内绕点O旋转,角的两边分别交定直线l:x=3于点A、B,求△OAB的外心M的轨迹。通常是设A点坐标,求B点坐标,再写出两边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从而求出外心M的轨迹,显然过程较繁,计算量较大。若通过思维变式,充分利用平面几何知识则易
7、得解。解:设△AOB的外心为M(x,y),AB的中点为D,因为∠AOB=θ所以∠AMB=2θ于是∠AMD=θ因为所以点M在直线l的左侧,即x<3在Rt△AMD中又故即故△OAB的外心M的轨迹是这条双曲线的左支。上述八例都未采用“一般思路”,而是走了另外途径,结果减少了计算量,简化了过程,这启发我们思维要多元化。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