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和实践

模具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和实践

ID:27925083

大小:70.1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7

模具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和实践_第1页
模具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和实践_第2页
模具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和实践_第3页
模具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和实践_第4页
模具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和实践_第5页
资源描述:

《模具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和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模具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和实践摘要:模具工业是国家的基础工业,培养具有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是企业所需,通过对模具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确定了“1231”的人才培养目标,探索了“3+nx”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利用学校实验室优势资源,为校园环境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探索出一条新路。关键词:模具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技能分类号:G649.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7-0292-020引百模具是工业生产中极其重要的特殊基础工艺装备,其生产过程集精密制造、智能控制、和计

2、算机技术为一体。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现代化建设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培养具有模具方面知识和技能的人才是竞争的前提和基础,学校如何满足社会需求,在现有条件下培养集知识和技能于一体的应用型人才,是模具专业建设与改革的核心内容[1,2,3]。1应用型人才的内涵与外延什么是应用型人才,目前权威部门没有明确的界定,但国内许多学者根据研究经验指出应用型人才是指从事利用科学原理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工作的人才,即把成熟的技术和理论应用到实际生产、生活中的有一定技能的专有人才,主要任务是将科学原理或新的知识直接用于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社

3、会实践领域[4,5]。2模具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国内许多高等院校都开设了模具专业,每年有大量的毕业生进入社会,但人才的供需市场却出现这样的现象:一方面毕业生就业时出现“过剩”,另一方面企业招聘时出现“饥荒”。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长期以来高校培养出来的本科人才更多的停留在理论层面上,实际技能较差,对模具企业生产模式的了解近乎纸上谈兵,短期内无法适应模具企业高新技术信息的快速发展,企业必须投入培养成本,使其在实践中逐渐成长。因此,合理定位模具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企业所需的人才类型,更好地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的社会职责尤为重要。我校自设立

4、模具专业以来,根据东北地区机床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和石油化工业等老工业基地基础雄厚的特点,确立以行业发展为根本,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立足区域经济,培养具有“1231”的人才定位目标,即“一宽二向三会一快”。所谓“一宽”就是基础宽泛夯实,模具专业涉及设计、制造、材料学、力学、流体力学、自动控制等多学科知识,课程设置是考虑知识的系统性、交叉融合性,拓宽学生的知识基础,为其后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空间;“二向”即冲压和注塑两个方向,结合经济区域特点实现“以冷带热,以大带小”,两个专业方向并行发展;“三会”即会模具设计、会模具制造、会生产管理,了

5、解企业生产全过程;“一快”是指通过知识与技能的综合训练,使学生能快速适应企业的岗位需求,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3应用型人才模式的探索3.1探索“3+nx”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目前,国内模具制造企业为确保生产安全、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益,在没有国家政策硬性规定必须接纳学生实习的情况下,一般不接受大学生入厂实习或仅接受参观实习。因此,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的锻炼和提高。为使模具专业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提高专业技能,增长实践经验,迗到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我们探索校园环境下“3+nx”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即利用校

6、内实验室及工程训练中心设备的优势资源,合理设计课程体系,在三年的理论学习中贯穿为期约一年的实践锻炼,其中实践锻炼分成认知、实验、设备操作、拆装实训和综合训练等“n”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时长“x”根据内容而定,按对知识认知的程度穿插在理论学习过程中,使学生边理论学习边实践训练,并在第7学期开始结合毕业设计内容进行综合技能训练,要求学生完成模具的设计与制造、试模与修模和注塑成型全过3.2统筹规划学习内容,全面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为实现“1231”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定位目标,首先,对国内模具行业发展和高等院校及高职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广泛调

7、研,借鉴其精髓,结合本校区域特点和人才定位目标,全面制订人才的培养方案。其次考虑学生发展空间,以模块化思想设置课程体系,将学生的培养过程划分基础学习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方向模块和应用技能模块四部分,其中前两个模块注重对学生宽泛的基础培养;学生可根据兴趣、未来就业意向和就业区域选择第三模块内的课程进行学习,注重专业取向的培养与提高;第四模块注重学生应用技能的训练,使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有机融合,迗到“学中练和练中学”的培养目的。3.3修订课程体系,编写特色教材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核心问题之一,转变以往重理论轻

8、实践的课程设置。在课程设置上充分体现以教学型为主的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特点,注重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和延展性,注意交叉学科和前沿知识的融入,使其既有宽泛的拓展基础,又有明确的专业方向,既注重理论的系统性又注重实践的技能性3.4因课施教,创新教学方法无论专业课还是基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