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从功利到人本-和谐社会视阈下的教师管理

浅析从功利到人本-和谐社会视阈下的教师管理

ID:27922775

大小:63.62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07

上传者:U-991
浅析从功利到人本-和谐社会视阈下的教师管理_第1页
浅析从功利到人本-和谐社会视阈下的教师管理_第2页
浅析从功利到人本-和谐社会视阈下的教师管理_第3页
浅析从功利到人本-和谐社会视阈下的教师管理_第4页
浅析从功利到人本-和谐社会视阈下的教师管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从功利到人本-和谐社会视阈下的教师管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浅析从功利到人本:和谐社会视阈下的教师管理论文关键词:和谐社会教师功利主义人本管理论文摘要:功利主义导向的教师管理只强调管理的结果,缺乏对教师的人文关怀。构建和谐社会,要实现从功利导向到人本导向的转变,把人看成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增加教师的培训和进修机会,让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不断地发展自己。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对教师的管理,广泛受到社会关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师地位得到提高,然而,教师管理基本上引用美国的目标管理理论,注重目标而忽略过程,注重效果效率而忽略教师的身心健康,这与建立和谐社会不相容,因此,要实现从功利主义导向的管理向人本管理转变。一、功利主义导向的教师管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强调经济发展的速度和GDP的提高,在管理上表现为强调管理的效率和效果,而对管理过程和对人性的关怀上重视不足,这是功利主义导向的管理,是物本管理的体现。在教育管理上,这种管理思想过分追求教育的短期行为、急功近利,以追求名利为出发点和最终目的,中 小学的分数挂帅,大学科研中的急功近利、学术腐败等等都是功利主义的典型表现。教师的主人翁地位受到挑战,教师的身心健康受到影响,与和谐社会不一致。(一)校长地位提高与普通教师地位下降在功利主义取向的指导下,把学校看成工厂,把教师看成工人,把学生看成产品,重视目标是否达到,看重学习成绩是否提高,忽略了学校管理的教育性和教育目的。在管理体制上引用“校长负责制”,“校长有教职工的人事管理权,有权聘任、辞退、配备、使用教职员工,有权允许教职员工的流动,这就对教职工队伍的合理调整、提高工作效率起到了推动作用。”[1]但是它的代价是教师队伍整体地位的相对下降,教师是否保住工作和校长有直接的关系,校长聘任就是教师,就有工作,反之,就下岗分流,造成了教师对校长的依附关系,教师的命运掌握在校长的手中,普通教师的主人翁地位大大下降。(二)物价增长快与工资待遇增长慢功利主义强调投入和产出的比例,尽量以较少的成本来换取较大的产出,尽量压缩教育投入。虽然教师工资比以前有所提高,但仍然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速度,“长期以来我国教育投入增速低于GDP增速,而且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XX—XX年呈下降趋势:分别为%、%、%、%。”[2]教师工资跟不上物价上涨和经济增长。从横向来看,虽然在工资 册上,教师的工资虽然比其他事业单位和公务员高10%,实际上公务员及其他行业的非工资待遇不断的增长,而普通教师的非工资待遇几乎等于零,这样教师的实际工资待遇就比其他行业要低。部分贫困地区出现拖欠教师工资和不足额发放的现象,有的地区虽然可以足额发放教师的工资,但是学校为了管理的需要,利用奖惩来激励教师工作,而学校本身经费不足,所以动用老师的工资,导致教师工资大打折扣。(三)社会进步与教师身心健康的退步教师用自己独特的劳动方式参与社会劳动,为社会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然而,老师的繁重劳动使自己的身心健康受到影响,我国有关部门的专项调查结果表明,“XX年,全国人均期望寿命为岁。而我国知识分子平均寿命为58岁。”[3]根据笔者XX年调查,贵州铜仁市某些初级中学,一个班的学生多达80多个,有的班超过90人,主课老师一般要教2个以上的班级,副课老师教的班更多,教师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的任务相当繁重。大学也不另外,特别是大学扩招以后,教师的任务越加繁重,长期的劳累过早地透支了健康,让教师生命质量打折,中央财经大学的39岁的肖梅花老师在上完当天的六节课后,也倒在了教学楼旁,死于心力交瘁、透支过度。二、人本管理人本管理是人性化的管理,把人看成管理的出发点和归 宿,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笔者认为,人本管理主要有三个特点:第一,研究中心,以人为中心。科学管理以物为中心,以技术、生产、财务为中心进行管理,而人本管理是以人为中心进行管理,在人本管理下,人既是管理的出发点,又是管理的落脚点。在组织内,以职工为中心,不仅注重用人,更注重培养人;组织外,以顾客为中心。第二,研宄对象,整体人。科学管理主要研究生产效率,生产方法、组织结构等,而涉及到人,也是研宄人如何去适应工作,忽视人的存在,“人只不过是工业机器上的恒温零件”。行为科学对人的研究,也主要研究人的个体,从人的心理入手,研究人的需要、动机、行为及其之间的关系,揭示需要、行为产生的规律性,从而去激励并引导其行为,使其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获得组织所期望的目标。而人本管理是研究人的整体,将组织看成由人组成的系统,研究组织如何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主动积极努力工作,积极进取。第三,研宄目的,为了人。科学管理是研究用简单的粗暴的手段去命令人们工作;行为科学是用温和的、科学的利益驱动和提升晋级来使唤人们工作。都是把人看作一种工具,去达到组织经营的目的,人本的管理的研宄目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不是“利用人”,而是“为了人”,尽量满足人的各种需要,特别是人的自我发展的需要。三、对教师队 伍的人本管理(一)关心教师的身心健康,关注教师的可持续发展老师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用智慧和品格之光给学生照亮前进的航程,我们把老师比喻为蜡烛,燃烧着自己,照亮别人,形象地比喻老师无私奉献精神。众所周知,教师的工作艰巨而繁杂,需要付出超人的脑力、体力和心血,不仅要完成教学任务,还要担当科研项目和教改实践。再加上过分的强调竞争,带来人际关系紧张;量化考核过细,导致教师疲于应付;超长的工作时间,导致身心疲惫;身体的过分透支,让教师生命质量打折。这种不讲健康的管理理念不利于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是一种不道德的管理理念,是“物本5管理的典型体现,其实质是把教师看成“工具人”而不是“目的人”。人本管理则不然,要把老师看成“目的人”,要适当减轻教师的负担,关心教师的身心健康。所以,政府要增加教育投入,扩大教师队伍,让师生比例合适。从学校对教师的管理来看,在任课上要有稳定性,以便备课;在排课上要适当集中,以便上课,让教师享受更多的休息时间;在考核上,不能一味只看结果,忽略人文关怀。(二)关心教师的成长,关注教师的充分发展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当一种需要得到满足后,另一种更高层次的需要就会占据主导地 位。对于大多数的中小学教师来说,特别是对于农村中小学教师来说面临一个尴尬的困境:一方面,履行教书育人的天职,追求美好的人生目标,完成自我实现,具有高层次的需要。另一方面,教师以微薄的工资来养家糊口,过着平淡艰苦的生活,他们渴望改善生活条件,具有低层次的需要。我国教师的工资与待遇有所提高,但还远远不能跟上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特别在农村,教师微薄的工资都不能及时的发放,生活及其平淡与艰苦。由于我国的财力有限,大幅度提高工资还不够实际,但完全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提高教师在社会中的地位。比如火车票、飞机票、旅游景点门票对老师打折,实施教师住房补贴,教师子女教育成本优惠等,从而提高老师的待遇。关注教师的文化知识和教育技能的发展问题。由于教师工资低,不少农村教师还要用课外时间参加农活来养家糊口,没有资金与时间去进修学习,所以长期以来教师没有得到应有的进修与培训,没有机会出去交流与学习,不少农村教师几十年岗位不动、职称上不晋,这是一种不对教师不关心的一种体现,是一种违背人本管理的做法。人本管理就是要关心老师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关心教师的可持续发展,鼓励教师职位的晋升与工资待遇的提高,关心教师生活环境的改善,鼓励教师带薪培训与进修,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水平。(三)解决教师的各种关系矛盾,让教师享受和谐生活 虽然教师头上戴着美丽的光环,但是,教师也是社会上的普通人,食人间烟火,有七情六欲,要社会交往。国家要解决教师的各种矛盾,让教师享受和谐生活。首先,要处理好教师与校长的关系。我国现行的学校管理体制是“校长负责制”,上文已经分析它的优点和缺点,其最大的缺点是造成了老师对校长的依附关系,教师的命运掌握在校长手里,造成教师极大的心理压力。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教师管理的法制化,国家立法规定教师解聘的法定条件,或者地方政府制定相关的解聘条件,条件成熟后再由国家立法,让每个教师知道保住自己的工作底线,而不是取决于校长的情绪。其次,要处理好精神与物质的关系。教师教书育人,应该受到学生、家长、社会的尊敬,优秀教师还可以获得各种各样的奖励与荣誉,可以说老师的价值主要在于他的社会价值。但是,教师一样有经济上的需要,他们靠微薄的工资养家糊口,国家和学校要关心教师的经济上的提高和生活上的改善,让教师安心工作。最后,要处理好劳动与休闲的关系。教师的工作没有严格的8小时工作限制,在学校要备课、上课、辅导学生,回家还带作业或试卷,往往批改作业到深更半夜。放假虽然可以让教师休息,由于教师工资低,养家糊口还可以,根本没有资金出去交流、学习、旅游。我国可以逐步向西方发达国 家学习,给予教师更多的休闲度假机会,并在资金上给予保证。参考文献:[1]陈萱,现行校长负责制利与弊的文献综述.中国科教创新XX(25),11.[2]唐幸福.改善农村教师待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技广场,XX(2),164-165.[3]陈新城.推进高校终身体育教育改革一一由知识分子健康状况引发的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XX(8):5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