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891014
大小:56.1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6
《探讨网络游戏与现代教育的结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探讨网络游戏与现代教育的结合论文关键词网络游戏教育方法互联网论文摘要本文指出作为一个独立出现的新事物,教育网络游戏的发展必定经历一个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过程,要促进其顺利发展,现阶段必须充分考虑我国教育的现状,找到实现教育与游戏结合的现实途径,在进一步分析了我国网络游戏的定义之后,寻找教育和网络游戏的共存方式。一、网络游戏定义根据荷兰学者胡伊青加的界定:“游戏是一种自愿的活动或消遣,这种活动或消遣是在某一固定的时空范围内进行的,其规则是游戏者自由接受的,但又有绝对的约束力,游戏以自身为目的而又伴有一种紧张、愉快的情感以及对它‘不同于日常生活’的意识。”网络游戏区别与单机游戏而言的,是指玩家必须
2、通过互联网连接来进行多人游戏。一般指由多名玩家通过计算机网络在虚拟的环境下对人物角色及场景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操作以达到娱乐和互动目的的游戏产品集合。网络游戏的诞生使命:“通过互联网服务中的网络游戏服务,提升全球人类生活品质”。网络游戏的诞生让人类的生活更丰富,从而促进全球人类社会的进步。并且丰富了人类的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让人类的生活的品质更高,让人类的生活更快乐。二、如何有效平衡“教育”和“网络游戏”(一)抉择“教”与“乐”的平衡,使之更好相结合基于网络游戏存在的负面影响,人们总在试图寻找一个结合点,将网络游戏与教育完美结合的方法。网络游戏与教育之间的结合似乎是种极大的创新,但是这种创新很难
3、收到好的效果,关键在于很难抉择游戏性和知识性的平衡点。因此,网络游戏与教育的结合只有定位于网络游戏式的活动课程,才能使游戏性与教育性达到最佳平衡。积极创新,充分将教学内容有机地融于学生自主参与的各种实践活动之中,通过开发利用合适的网络游戏,可将“特定的教学内容+适宜活动=活动课程”升华为“特定的教学内容+网络游戏=寓教于乐的网络游戏式活动课程”。(二)积极发展“教育网络游戏”网络游戏的迅速发展,虽然其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对其反对的呼声也只增不减。随着经济和时代的发展,社会大众也在不断反思现今教育存在的缺点和问题。青少年对网络游戏的钟爱和对现今教育方式的反感形成显明的反差。这一问题给网络游戏
4、制造商来带了新的灵感--教育网络游戏,而这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帮助解决教育长期以来很难融合于网络游戏的问题。(三)适应教育改革发展趋势,促进学生综合发展随着我国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许多课程的教学内容和专业教材版本样式呈现多样化,教学方法也不再是传统的灌输式,而是要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学习方式的变革成为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新课程所倡导的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要注重师生互动和合作,从而形成共识。在互动中理解个人与集体智慧的价值。学生在网络游戏式活动课程中学到的东西远比单纯从教材中所学到的东西要多得多。三、网络游戏应用于教育中的注意事项(一)着眼于实际
5、,合理选用网络游戏在开始选用网络游戏时,既要考虑当前教学内容的需要也要考虑当前教育改革的趋势。要根据教学对象发展的基本规律和课程内容来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我国教育改革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中心,启发学生主动参与,这样就要求所有游戏要能激发动机,提高自信,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同时,选用的网络游戏要易于操作,且实用经济。(二)扬其长避其短,寓教于乐传递知识的多少并不是教育游戏重点,教育游戏只是一种引导的方式,并不是一种灌输知识的方式。如果在游戏中只是单一地强调要教会学生某种定量的知识内容,那就回到了应试教育的时代了。科学的教育应是能有效地激励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主动把学习看作是
6、一种能获得快乐的方式和途径,从而使学生主动地去学习。学习之后又能获得一种满足感和成就感。正确认识网络游戏的教育价值,加强引导,让学生能真正地在玩游戏中更好地学习知识。(三)注意网络游戏应用于教育中的时间必需清楚地认识到,网络游戏绝对无法代替教学活动,它只能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是普通教育形式的补充,不是简单地用游戏替代一切课堂教学形式。在实际操作中,不能过于频繁地引入,要把握好度。如果适当运用网络游戏,不仅无法达到目标,而且还会带来负面效果。虽然网络游戏也具备教育功能,但在引入教育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有待要继续完善,不断改进。参考文献:[1]田维.从心理学角度看网络游戏的教育潜能.重庆科
7、技学院学报.XX(2).[2]黄小玉.找到“教育”和“游戏”的平衡点.中小学信息技术.XX(11).[3]黄小玉.从市场角度谈教育教学与网络游戏的结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XX(4).[4]尚俊杰,李芳乐,李浩文.“轻游戏”:教育游戏的希望和未来.电化教育研宄.XX(1).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