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ID:27884839

大小:60.1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6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_第1页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_第2页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_第3页
资源描述: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摘要:目的研究应用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果。方法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均给予口服阿司匹林loomed,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5000u/12ho治疗组另给予氯吡格雷75mg/d,疗程3w,治疗开始前及结束后分别测量高敏性C反应蛋白,每天观察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记录心电图。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2%,心血管疾病发生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对照组高于治疗组,差异显著

2、,P0.05。1.2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口服阿司匹林lOOmg/d,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5000ti/12h。治疗组另给予氯吡格雷75mg/d,抒程3w。1.3观察指标治疗开始前及结束后分别测量高敏性C反应蛋白,每天观察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记录心电图。1.4疗效评定标准[2]显效:胸闷、胸痛,2w内未再发作,ST段恢复50%以上,T波恢复直立;有效:胸闷、胸痛改善或消失,2w内仍有心绞痛发作,但次数减少2/3或以上,ST段恢复50%以上,T波双相或变浅;无效:胸闷、胸痛未改善,仍反复发作,ST段及T波未恢复,甚至发展为心肌梗

3、死。1.5统计方法所有数据录入SPSS13.3软件,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2结果2.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2%,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对照组高于治疗组,差异显著,P<0.01。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C反应蛋白水平均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2。3讨论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期的治疗中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起重要作用。在氯吡格雷的作用机理中最重要的是选择性抑制二林酸腺苷(ADP)与血小板细胞膜特异受体结合,使ADP介导的糖蛋白GPlIb/IIIa复合物失活化,从

4、而阻止血小板的聚集。氯吡格雷作为一种噻吩吡啶类物质,还能有效阻断各种激动剂对细胞受体的作用,减少二林酸腺苷(ADP)释放,防止引起的血小板凝集。研究表明:氯吡格雷有效地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症状,降低心血管疾病事件的发生率[3]。高敏性C反应蛋白是一种由肝脏产生的急性期反应蛋白,能选择性结合脂蛋白,从而激活补体系统,产生大量的复合物和终末蛋白,损伤血管内膜;促进氧自由基释放,造成血管痉挛,在脂质代谢异常及血管内皮损伤基础上,增加不稳定斑块形成概率,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C反应蛋白还可以减少一氧化氮合成酶的合成,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失常,纤

5、溶系统机能紊乱,增加血栓形成的危险[4]。高敏性C反应蛋白可以作为不稳定型心绞痛发展及预后的重要预测指标。本研究表明,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可以明显减轻急性期症状,并降低心肌梗死等严重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参考文献:[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0,25(6):409.[2]周惠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分析与研究[J].吉林医学,2010,5(31):2139.[3]黄淑荣,米瑞卿.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J].药物与

6、临床,2012,4(18):98.[4]LuoY,WangZ,LiJ,etal.SerumCRPconcentrationsandseverityofischemicstrokesubtypes[J].AnJNeurolSci,2012,39:69-73•编辑/申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