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信息技术翻转课堂的探讨

构建信息技术翻转课堂的探讨

ID:27880789

大小:57.1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6

构建信息技术翻转课堂的探讨_第1页
构建信息技术翻转课堂的探讨_第2页
构建信息技术翻转课堂的探讨_第3页
构建信息技术翻转课堂的探讨_第4页
资源描述:

《构建信息技术翻转课堂的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构建信息技术翻转课堂的探讨摘要:在实现计算机运用和信息网络化的今天,以云服务为主要标志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在迅猛发展。而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社会对学校、对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尤其在新课程改革深入实施以后,传统的教育理念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一种新型的课堂一_翻转课堂正在逐步被尝试和推广。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信息技术翻转课堂,以满足新课程、新课标以及信息技术时代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转变的需求,加强师生之间的协作交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现有的信息技术教学探索新思路。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翻转课堂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1

2、17(2014)16-0-01以坚持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素质提高为目标的新课程改革倡导“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强调开放式教学。新课程改革涉及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有关教学的每一个方面。特别强调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转变,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学习方式上注重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同时把教学过程定位为一个信息和情感交流、沟通,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的过程。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校和教师都面对着全新的教育方式和教学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必然会催生出比传统课堂教学更有拓展空间、更具体验空间的新型课堂教学。翻转课堂也正是在这

3、个发展背景下应运而生。这给我们探索新型的信息技术课堂提供了借鉴。1学习平台的构建,为信息技术翻转课堂的实践探索提供基本条件这个学习平台的核心是区域云服务的Moodle学习平台,是一个既能与互联网联通,又能海量存储教学资源的学习平台。登录这个平台,就可以享用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上传教学资源,远程指导学生学习,发布和修改作业来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学生借助于学习终端在平台上下载教师开发的课程,然后根据自己的情况学习并完成相应的检测,及时将学习情况反馈回学习平台上。这也是实践多年的,冠之以高效互动课程管理的原型一一Moodle学习平台。利用这个Moodle学习平台来探

4、索信息技术翻转课堂就具备了基础条件2微视频的制作,为信息技术翻转课堂的实践探索提供关键环节信息技术翻转课堂利用Moodle搭建的学习平台,由课前的预知,课堂的体验拓展、答疑两大环节构成。信息技术与其他的课程不一样,很难做到课前的预习环节,因此在探索实践中我们以预知的方式提供给学生了解学习的课程。预知环节是这个翻转课堂的关键一一我们用微视频的方式进行,因此对于微视频的制作就有了更高、有别于其他学科的要求学习信息技术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过程和信息问题的解决是息息相关的,离开了问题解决,我们的信息技术学习将失去意义。让学生体验用信

5、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而掌握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有关规划、设计、创作的基本思想与方法,这是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所在。因此我们在制作微视频的时候,切记不能让微视频成为我们课程的操作手册,而是一个具有生活实例的问题解决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融入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来引导学生学习的兴趣。3互动高效,为信息技术翻转课堂的时间探索提供实质性的转变第一转变:真正做到体验式的学习。信息技术翻转课堂与Moodle平台结合,真正实现课堂的高效、互动。通过学习平台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就有了大量自主学习和体验的时间。通过在课堂上的小任务式体验、综合性的小组主题活动式体验来完成学习。在学生独

6、立或互助学习时,教师巡视课堂,给学生以必要的个别指导。信息技术翻转课堂让所有学生都有事可做,让所有学生都“动”起来、“忙”起来。第二转变:预知环节的自主式的学习。(如由此,真正确立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地位的“教”与“学”的关系。也可以看出预知环节在整个学生自主学习过程的关键性。通过生动丰富的实际情境的视频资料,来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在课堂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进行协作探究和独立体验;教师鼓励学生积累和检验不同的观点,支持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和接受的信息进行反复学习和反馈,从而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笔者认为,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肯定会对教育和学习产生革命性的变化。把高技术

7、与新课程改革结合是大势所趋,我们的课程和课堂势必需要大胆、合理地去探索新的结构,来适应这个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翻转课堂的探索实践只是一个开始。(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港学校,江苏苏州215021)参考文献:[1]于国祥.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2]王少非.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吴军其.新理念信息技术教学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