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化特色的地域性

论文化特色的地域性

ID:27840125

大小:78.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2-06

上传者:U-36235
论文化特色的地域性_第1页
论文化特色的地域性_第2页
论文化特色的地域性_第3页
论文化特色的地域性_第4页
论文化特色的地域性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文化特色的地域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毕业论文论文化特色的地域性.. .目录摘要2Abstract2前言3一、梅山文化地域环境分析3(一)地理环境分析3(二)社会环境分析3二、梅山文化的特征及特色4(一)梅山文化的显著特征41.原始特征突出42.极具“蛮”文化特色的地域性民族文化43.巫文化特征突出44.尚武之风影响深厚45.具有文化兼容性,是多种文化相互融合发展的产物5(二)梅山文化的特色51.底蕴丰厚的民族文化52.极具影响的名人文化53.独具特色的景观资源54.丰富的历史文物古迹55.独放异彩的民俗文化6三、梅山文化产业化面临的挑战与机遇6(一)梅山文化产业化面临的挑战61.可进入性差62.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的矛盾63.市场竞争格局的转变6(二)梅山文化产业化的发展机遇61.强劲的文化需求为梅山文化发展开拓了广阔空间72.文化体制的改革为梅山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强大动力73.和平崛起效应为梅山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74.新化县“旅游兴县”战略为梅山文化旅游产业开发带来机遇7四、推进梅山文化产业化的路径8(一)加大宣传力度,推进梅山文化品牌建设8(二)推进梅山文化产业化理论研究8(三)科学发掘梅山文化的价值8(四)建立梅山文化产业化专项资金9(五)对梅山文化进行有效传播9结论9参考文献11致谢12.. .摘要:梅山文化是长期以来在梅山地域范围内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山地文化,是湖湘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远古时期湘楚大地特有的农耕文化。近年来,其神秘的文化内涵和个性化的文化特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已经成为科学研究课题和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基于此,本文研究梅山文化产业化。对梅山文化的地域特征、特色进行概述,并分析梅山文化产业化面临的挑战以及发展机遇,最后提出具体的文化产业化路径。旨在为梅山文化产业化提供参考和借鉴意义。关键词:梅山文化;产业化;挑战;机遇MeishanCulturalIndustryResearchAbstract:Meishancultureisalong-standingaboriginalcultureanddevelopedwithinthegeographicalscopeofMeishan,isanimportantpartofHunancultureofancienttimesXiangchuearthisuniquefarmingculture.Inrecentyears,itsmysticalcultureandindividualizedculture,moreandmoreattentionofthecommunity,hasbecomeanimportantresourceforscientificresearchtopicsandtourismdevelopment.Basedonthis,thispaperMeishanculturalindustry.Meishancultureofgeographicalfeatures,featuresanoverviewandanalysisofthechallengesandopportunitiesfacingtheMeishanculturalindustry,andfinallyputforwardspecificculturalindustrializationpath.AimstoprovidereferencesignificancefortheMeishanculturalindustry.Keywords:Meishanculture;industrialization;challenges;opportunities.. .前言梅山文化是梅山区域人们世代创造、传承的一种具有鲜明特色的地域性传统文化,形成于宋代,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它是在梅山地域范围内经过长期发展而形成的一种山地文化,它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梅山文化是在社会和自然环境中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经过了南蛮与中原、南蛮与百越等之间的战争和交流,其逐渐融合或流变成现在的梅山文化。梅山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是在宋朝,宋朝之后,梅山文化也开始收到了汉族文化的承认和尊重。而发展到明代的时候,梅山地区的居民生活习惯也开始烙上了梅山文化的历史印记。发展至今,梅山文化仍然保留着当地古朴、粗犷的“古风”,且成为了南方文化的典型代表文化之一,成为了当地民俗风尚的“活化石”。本文研究梅山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发现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为今后梅山文化的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意义。.. .一、梅山文化地域环境分析从梅山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梅山文化从产生到发展都离不开梅山地区自然环境和历史环境的影响,有着深刻且明显的地域特色。(一)地理环境分析梅山文化主要是产生于梅山地区的一种地方文化。古梅山区域包括着“十峒九溪”地区(湖南中西部雪峰山四周),这一地区也是古代峒蛮繁育之地。梅山地区的地形主要以高山和丘陵为主,东南两角为阮陵区,西部、中部为山区,平原地形极少,只有一个小平原位于上梅山(新化)东部。境内资水以北属雪峰山脉延伸地带,资水以南属衡山山脉,地层主要为泥盆系前变质岩系,以花岗岩为主。梅山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均气温在13.7℃,气候十分宜人,且年降水量也较多。地区主要有资江、湘江两大河流,交通便利,水资源较丰富,地区的旅游资源尤为丰富,旅游业也较发达。古梅山地域范围较广,包括着现今的娄底、益阳市、长沙市、邵阳市等部分地区,范围不可谓不广。(二)社会环境分析梅山地区在古代一直被称为蛮夷之地,一直处于我国少数民族的统治之下,长期独立于独立于中央政权之外。在古代,梅山地区属于荆州,春秋战国时期一部分地域属楚国势力范围,随着楚国实力的强大,其疆域面积也在不断的扩大,梅山地区逐渐成为了楚国的势力范围。秦统一六国后,在全国实行郡县制,梅山地区也划入到了长沙郡之中,成为了长沙郡属地,设有益阳、湘南县等。随着我国封建王朝的更迭和发展,战争的不断爆发,梅山地区中央政府一直疏于管理,梅山蛮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实力坐大,梅山地区也形成了一块独立行政区域。隋唐时期,中央政府经过多次用兵才将梅山地区划入到了统治区域范围,并在梅山地区郡县,委派官员加强管理。但由于梅山地区的交通不便和自然环境的恶劣,当地人民的生活习俗和生活观念与中原地区存在很大的差距,对这一地区的管制也相对较松,对有些地区甚至采取了“以夷治夷”的策略。但到了唐朝后期,由于唐朝的统治逐渐腐败,梅山地区人们赋税负担大大增加,人们的反抗斗争不断发生,在斗争的过程中,梅山人民也逐渐的扩展出了自己的势力,“至唐末,有十峒之众”。唐末至五代时期,梅山地区也出现了“蛮酋”割据称雄的局面,走入了五代十国这一特殊时期,后马楚政权“尽统溪洞诸蛮”。发展至宋代时期,梅山地区也发展成为一个强大的地域性民族集团,称为梅山蛮。至此之后,民间有了上梅山新化、中梅山安化、下梅山泗(四)里河(益阳)的说法。.. .二、梅山文化的特征及特色(一)梅山文化的显著特征梅山文化起源于古梅山地区,是一种具有浓厚地域色彩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与其他地域民族文化相比较,梅山文化具有显著的特征。1.原始特征突出梅山文化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于唐宋时期正式形成和定型。梅山文化由于长期处于“梅山蛮”的统治之下,因此其文化发展也体现出了浓厚的原始色彩,这也是由“梅山蛮”渔猎为主的原始生活所决定的。一直到现在,“梅山文化”仍保留着很多的原始习俗,因此又有原始时代“活化石”之称。梅山文化的另一个原始特征还表现在它的民族信仰上,主要表现在对多神的民族信仰,由于该地区盛行万物有灵观念且民族较多,因此民族的信仰也是十分多的,有信仰山、信仰水、信仰石头、信仰走兽等多种信仰观念。再加上梅山地区在建造房屋习俗,卜巫活动、社会生活等都带有着一定的原始色彩,就更凸显出了梅山文化的原始特征。另外,梅山地区一直到近代都保留着原始的军事文化特征,即以峒寨为单位,全民皆兵,近似于渔猎民族的军事组织。2.极具“蛮”文化特色它是由梅山人世代传承发展而形成的一种地域性民族文化,具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由于其长期处于“梅山蛮”的统治之下,因此,其具有着显著的“蛮”文化特色。梅山人又称“梅山峒蛮”或“梅山蛮”,其具有着原始粗狂、强悍好斗的少数民族特色。梅山文化“蛮”的文化特色主要体现在该地的民歌上。梅山民歌语言恢谐,生动有趣,充满了当地独特的野性美,完美的演绎出了“野”、“土”、“痴”、“俏”等地方风格,再加上当地独特方言中的俚俗,真率,赤祼等特点,宛如一幅完美的艺术画面,完美的体现出了该地的“蛮”文化特色。3.巫文化特征突出梅山地区的巫文化是梅山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巫文化主要和当地的巫术有着最直接的关系,巫术是梅山人社会意识的重要基石,且已经渗入到了梅山地区物质、精神等各个方面,当前也发展成为了梅山文化的核心灵魂。加上梅山人有着多神信仰的现象,有着多种信仰文化表演艺术,如庆梅山、跳梅山舞、唱梅山歌等,这些艺术文化都表现出了梅山文化浓厚的巫文化特征。4.尚武之风影响深厚南方地区在历史上一直被我国称为“蛮夷之地”,梅山人史称“梅山峒蛮”,具有着勇猛好斗的尚武风气,尚武之风盛行。如在清代的邵阳府就有着“民好战尚鬼,犹有麇之风”的说法。因此,在梅山文化中受尚武之风的影响也是很大的,梅山文化很多地方都体现出了很强的尚武特征。此外,梅山蛮是依靠战争发展起来的,在战争中成长的梅山蛮本身就具有着浓厚的尚武意识和习气,这种尚武之风甚至可以追溯到遥远的三苗九黎时代。无论是梅山蛮的祖先吴起平、盘瓠、张五郎还是它们的宗教传说都凸显出了浓厚的战斗精神,尚武之风浓郁。在梅山地区可以看到,几乎80%以上的人民都有着一定的武术基础,可见其尚武之风影响深厚。5.文化兼容性较强,多种文化融合从梅山文化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到,其是农业文化与狩猎文化相互结合并不断融合发展而形成的产物.. .,它也是苗、瑶、侗、汉等多民族文化相互交融而形成的产物。它是各民族共同努力创造的艺术结晶,体现出了强烈的多民族文化融合的特点。梅山的苗、瑶、侗等少数民族在生活习俗和民族性格这两个方面有着很大的相同之处,这些其实都可以从梅山文化中找到原型。不同民族生活习俗上的相同之处也可以直接表现出梅山文化的文化文化兼容性较强,多文化融合特征明显。(二)梅山文化的特色1.底蕴丰厚的民族文化梅山文化由于生存空间的相对封闭和族群的相对独立,千百年来,深厚悠远的土著文化和历代移民带进来的外地文化不断整和、交融、同化,形成了丰富多彩而独具特色的梅山文化。如新化的紫鹊界梯田,这是梅山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与自然共同创造的艺术杰作,也是历代人民的艺术结晶。它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底蕴,是梅山地域一处突出的标志性文化景观。像这样的景观在梅山地区还有很多,这些景观都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2.极具影响的名人文化古老的湘中梅山地区,历史上由于受汉、苗、瑶等多民族文化的分合交融而成为我国民族文化的丰度、梯度和融合度最大的地区之一。正是这种民族文化(汉、苗、瑶)的融合才有了特色鲜明且极具张力的梅山文化,在这样文化底蕴下,梅山地区孕育出了一大批才情横溢名人政客。如在新化县这一地方,就有着辛亥时期十分著名的人物陈天华、谭人凤等,著名教育家成仿吾,著名的大将军方鼎英、陈正湘等等,这些名人也直接使得新化地区形成了较强的名人文化。极具影响力的名人文化,在旅游开发和利用上更加丰富了梅山文化的内涵,增强了梅山文化的神奇魅力。3.独具特色的景观资源自然景观是梅山文化旅游资源最大的亮点之一,这些自然景观都独具特色。如涟源泪江风景区,有“三湘一秀”国家地质公园的称号;还有新化大熊山国家级森林公园,被世人称为“南力一动植物博物园”;安化省级雪峰湖地质公园,素有第一冰岩的称号;隆回魏源湖省级森林公园;安化的红岩水库,原始森另等自然保护区,新邵龙山省级森林公园,这些自然景观景色宜人,风光无限,令人心往神怡。然而,梅山文化中自然景观远不止这些,新化梅山龙宫,有着非常独特的洞穴景观,令人惊叹,有着“亚洲最美的地质博物园”的美誉;冷水江波月洞,同样具有神奇的洞穴景观,也拥有“世界岩溶博物馆”的美誉之称,安化青龙洞、新邵白水洞等等,这些自然景观巧夺天工,令人心驰神往。有着国家文化与自然双遗产之称的新化紫鹊界梯田,由于其独特的魅力,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景观。综上所述,梅山文化中的旅游资源可谓是精彩纷呈,魅力无限。4.丰富的历史文物古迹梅山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这里的历史文物古迹也是非常有纪念价值的。如新化县的资水镇江宝塔,其气势非常之宏伟,有“小南岳的桃林庙”之称;还有文昌阁,是梅山文化中的艺术瑰宝;历史人物古迹也非常多,如抗日英烈陵园桃林寺、罗盛教纪念馆等英雄纪念地等,具有很大的观赏价值。除此之外,隆回魏源故居,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具有悠久的历史;还有省级重点保护单位,谭人风故居和魏光蠢故居,具有科学考究性,极大的丰富了人民对历史的了解程度。安化县也是拥有众多的古迹,例如文庙、武庙、陶澎陵园等,可以陶冶世人的情操。.. .5.独放异彩的民俗文化由于受到多种文化的影响,如汉、瑶、苗、侗族等文化冲击,梅山文化呈现多样化发展,可以说是百花齐放,异常丰富。如比较著名的滩头年画,被世人称为“中华二绝”。新华梅山饮食,武术表演也是闻名遐迩,美轮美奂,地域特色非常浓厚。而安化梅山的摊戏与摊舞,保留了原始的文化信仰,以及当时的社会生活,其场面尤为壮观,令人印象深刻。除此之外,梅山民俗文化也独具特色,为人们所津津乐道。舞种多种多样,有地花鼓、龙舞、狮舞、祭祀舞、风俗舞等,而风俗舞又包括摊舞、渔翁戏蚌、彩莲船、蝴蝶戏梅、老汉背妻等等。音乐方面,为人熟知的有开山锣鼓、宗教歌、号子、礼俗歌以及梅山山歌等,都代表了梅山文化的特色风情,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三、梅山文化产业化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一)梅山文化产业化面临的挑战1.可进入性差梅山地区山地、森林较多,交通不便,进出比较困难。如梅山新化县,新化县周围都是山峰,环境比较孤立,由于这样地形使新化县交通设施差,路况也不完善,目前还基本上是砂石路面,这样的原料容易毁坏路面,阻碍行车速度,进而造成不通畅的情况。加上山地较多,路面建设成本较高,难度较大,因而公路建设缓慢。近几年来,国家大力修建洛湛铁路、潭邵高速公路以及太澳高速公路等交通设施,但新化都无缘整修,因此,新化县和东面县域交通的差异日益扩大,使新化县发展受到阻碍,这也是梅山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大阻碍因素之一。2.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的矛盾关于文化产业与文化保护的关系,虽然也有许多正面的例子证明文化产业开发有利于资源保护,有利于文化传承,但文化产业开发造成资源破坏、毁灭和逐步消亡的例子也是举不胜举。梅山文化产业开发同样面临着资源开发与保护的问题,在开发过程中要防止文化被商品化、庸俗化和同化,在实现产业经济效益的同时保特文化的固有特色,实现梅山文化的社会效益、文化效益。3.市场竞争格局的转变目前文化产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竞争产品种类增多,产品的热点转换周期缩短,区域竞争逐步转向产品服务质量竞争,产品销售转向品牌化、高质化、个性化,这对梅山文化产业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梅山文化产业的开发、服务设施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文化品牌建设落后,这不利于将梅山文化产业化的发展。(二)梅山文化产业化的发展机遇党的十八大就明确提出,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全国范围内树立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此次会议的召开,是向全国人民提出要向中文化强国的目标发展,这也是梅山地区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机遇。1.强劲的文化需求为梅山文化发展开拓了广阔空间..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今天,经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诉求日益高涨,多元文化建设相对比较落后,各地区域文化发展成为了社会全面发展的紧迫任务。梅山文化的发展不仅符合当前文化发展的现状,也符合梅山地区人民群众的期盼,受梅山文化影响的少数民族较多,如瑶族一直视梅山为他们的祖山,甚至希望死后都能回到梅山,法国巴黎大学华南人类研究所和法国远东学院一些学者在法国图鲁滋一支东南亚移民族裔中发现了一个名《又到梅山36峒游念》的巫教手抄本经,内容为瑶人死后灵魂需回梅山归宗认祖。可见,文化还乡或文化寻根式消费市场广阔。特色浓郁的梅山文化一定能为湖湘文化乃至全国文化消费市场提供新的广阔空间。2.文化体制的改革为梅山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推进。从2002年到2012年,中国共产党在文化建设方面持续探索,党的十六大提出“文化体制改革”,党的十七大提“文化软实力”,十七届六中全会制定“文化强国战略”,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强调要“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折射出中国社会发展的巨大变迁,体现出国家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新的文化体制改革会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从而为梅山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体制和机制上的保障,文化产业集聚化发展将被充分激活,梅山文化品牌建设将成为区域时代发展必须推进的紧迫项目。3.和平崛起效应为梅山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在全球化迅速推进下,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华文化也以其博大胸怀参与世界对话,中华文化热在全世界引起广泛关注。梅山文化作为影响了中国大西南诸多少数民族的古老文化,其文化的多元性与跨民族性引起了外界高度重视,近二十余年就召开了五届世界性梅山文化研讨会,法国巴黎大学华南人类研究所与法国远东学院部分学者即是主要参与者,梅山文化的全球化正在推进。费孝通先生谈及本土文化与全球化的关系时指出,“首先是本土化,然后是全球化”。梅山文化充分彰显了自身的文化特性,才能把握全球化的机遇。正如彼得·伯杰所言,“文化全球化既不是一种简单的重大的承诺,也不是一种简单的巨大的威胁”。全球化只是一个竞技平台。国家和平崛起效应为梅山文化输出与吸引国外人士提供了全球化的历史性机遇,梅山文化完全可以趁势开拓属于自己的国际舞台。4.“旅游兴县”战略为梅山文化旅游产业开发带来机遇目前,新化县提出“旅游兴县”要求,新化县是梅山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可以以产业带动文化的发展。可以重点打造大熊山国家森林公园、紫鹊界梯田、梅山龙宫等景区,加大全县旅游投入力度。首先,必须加强旅游产业的宣传活动,政府也应积极举办旅游节等活动,扩大影响力,把新化旅游产业推向全省甚至是全国。而梅山文化可以借此得到更好的宣扬,并且可以通过召开梅山文化研讨会,把梅山文化作为一种旅游资源,既能够是梅山文化得到开发,有能够带来经济的发展,此举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除此之外,梅山文化既要借助紫鹊界梯田、梅山龙宫等县重点旅游景区,还要和这些景区相结合,朝文化旅游精品方向发展,并加强旅游相关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的开发建设,力图使梅山文化通过旅游这条道路实现其产业化发展。四、推进梅山文化产业化的路径.. .自从在1988年5月召开的“中国长江文化研究会”上,“梅山文化”的学术地位正式确认后,在短短的十几年内,梅山文化的研讨由区域性范围扩大到全国性乃至世界性范围,这为梅山文化产业化的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本章从(一)加大宣传力度,推进梅山文化品牌建设梅山文化是一种特质鲜明的文化,发展潜力巨大,是古梅山文化核心地区——湘中经济社会发展的文化核心元素。地方政府要充分认识到梅山文化品牌建设对于区域远景发展的积极意义。梅山文化是湘中人民共同的文化家园,是区域自我认同与群体认同的文化基石,是凝聚区域力量促发展的源泉;梅山文化遗产丰厚、文化元素多元、文化历史久远、文化涉及群体庞大,是区域发展文化旅游的沃土,是文化强市的根基。政府应该抢抓机遇,早谋划、早投入、早抢救、早研究、早开发,下狠心、下决心,集聚各界力量,扛起梅山文化研究、发掘与开发的大旗,将梅山文化作为一项特色文化工程和一项文化产业集群项目建设。具体说来,可以深入挖掘热梅山文化资源品牌,做好梅山文化品牌足位。发展梅山文化产业,必须以梅山艺术为退点,大力开发融合梅山地区自然文化、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和艺术文化的文化资源,充分挖掘展现梅山文化特性和地域特征,具有规模生产、市场化运作的文化产品,并花大力气创出1-2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参照国内其他省市的经验,如:青岛、威海等的电视广告宣传方式。将同仁古城整体包装,利用电视、网络新媒体进行大力宣传,力争建成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的独特品牌。(二)推进梅山文化产业化理论研究推进梅山文化产业化的首要任务是全方位、多层次的研究梅山文化。梅山文化的产业化,必须从深入挖掘梅山文化内涵及创新产业化理论研究手,为梅山文化的挖掘、整理、传承和保护服务。因此,政府必须开展梅山文化产业化资源的全面调查工作,加大对梅山文化的研究扶持力度。征集梅山文化资料,进行科学分类,建立现代化的梅山文化资源库。设立梅山文化专门研究机构,拟掘产业化进程各级科研主管部门要制定好梅山文化研究项目指南,有针对性的知道科研机构和学者开展研究工作。一是开展梅山文化的基础研究。包括梅山文化的发展历程、产业化历程研究,梅山文化对瑶族、苗族传统文化发展的作用研究;梅山文化产业化与民俗学、民族学、宗教学、历史学的关系研究。二是开展对梅山文化的深层次研究。如,如著名花鼓戏《刘海砍樵》就来源于城步白水洞的“刘海故事”,明代的《杨家将演义》的许多章节来源于城步“杨家将”系列故事、布袋戏、傩戏、民间冶铸、制陶和织染术等。三是研究热贡文化的产业化问题。推进热贡文化产业化理论是基础,制度是保障。丰富的理论基础才能为政府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科学的决策才能制定可行的政策措施。在开展梅山文化研究的同时,要做好研究成果的转化和普及工作,建立成果转化机制。优先安排群众与游客能广泛参与,对产业开发有指导意义,对传承、保护有指导作用的研究项目。(三)科学发掘梅山文化的价值.. .借鉴湖湘文库研究与其他区域文化发掘的方法,以高校学术平台为主阵地,以政府为主导,凝聚各方力量,尽快搜集、抢救与保护梅山文化遗产,整理与研究出一批有影响的文化成果,为梅山学的建设奠定基础,这是梅山文化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梅山文化发展成为文化品牌之关键。要加强重点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籍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保护和发展文化遗产,将古代民间建筑、老字号、工业遗产、二十世纪红色资源、文化景观等新型文化遗产纳入保护范畴,不断丰富文化遗产内涵。加快建立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创建文化园区和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培养文化传承人。要凝练文化品格,合力打造梅山特色文化品牌,开发具有梅山特色和地域特色的民俗表演、民间工艺与民间艺术,打造一批文化名镇、名村、名人与名品牌。(四)建立热贡文化产业化专项资金1.建立产业化理论研究专项梅山文化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在挖掘、整理、保护、传承上开展一系列研究工作,产业化也需要在机制、政策、市场上开展大量的研究工作,为使保护和产业化的理论研究更好的开展,为推进热贡文化产业化服务,需要有相应的资金支持,建立资金专项是产业化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利用国家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省委扶持文化产业建设的政策等,多方筹措建立梅山文化产业研究专项资金。加大理沦研究力度,提高研究水平,为产业化提供智力支持。2.建立热贡文化保护专项加强协调、密切配合,落实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重在保护的方针。努力争取国家支持,要着力推进梅山艺术、歌谣、舞蹈、戏剧、曲艺、工艺、医术、武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加大政府投入,制定并完善保护规划,切实加强对省保单位和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力度,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有计划的开发。(五)对梅山文化进行有效传播梅山文化在学界的影响虽然不断扩大,但作为文化品牌的知名度还远远不够,一方面要加大梅山文化本身的开掘,另一方面要加大文化传播力度。在传媒时代与文化快餐消费时代,文化在媒体传播的力度直接关系区域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无论是《丽江印象》、《魅力湘西》还是各类影视大片,占领的首先是传媒阵地,其后才有受众群体与经济效益。回顾一个经典案例,谢晋将电影《芙蓉镇》的拍摄地选在了湘西王村,更有明星刘晓庆、姜文等的出演,湘西的“芙蓉镇”因此而声名鹊起,闻名遐迩,早在1980年代,就带活了一方旅游产业,这就是传媒的力量。梅山文化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传媒,加快文化的现代传播,推创文化精品,如以梅山文化为内核的演艺、影视、数字产品、网站等的开发。除此之外,梅山文化可供开发的文化产业项目甚多,如梅山文化生态园、梅山文化数字化展馆、梅山文化大型舞剧、梅山文化实景体验园、梅山文化寻根之旅、梅山文化遗产展演等等,都是区域文化发展与繁荣的具体路径,梅山地区要充分利用梅山文化这一优质特色资源,将文化开发与旅游项目结合,激活旅游产业,做大做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篇文章,为湖南两型社会的发展谱写时代华章。结论综上所述,对梅山文化产业化的发展,就必须坚持梅山文化产业开发不动摇,坚持“挖掘、整理、传承、保护”的宗旨。加强对文化产业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科学认识,调整产业,优化配置文化资源,将文化产业提升到政府及政策层面,坚持政府主导下的规范管理和政策支持。规范梅山文化产业发展,加强梅山文化产业化管理,从打造梅山文化产业品牌入手。.. .参考文献[1]卢勋、萧之兴、祝启源.中国历代民族史丛书——隋唐民族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2]粟海.梅山蛮民族史略考[J],娄底师专学报,2001年。.. .[3]毛攀云,石潇纯,周探科.1988—2012年梅山文化研究述略[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3,01:42-50.[4]禹建湘,龙典典.湖南梅山傩戏的文化传承与产业化开发[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3,03:11-14.[5]范岳鋆,徐佾夫.梅山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3,03:39-43.[6]晏雄.基于文化选择理论视角的民族文化产业化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5:30-35.[7]李曾辉.梅山文化中的民俗舞蹈:“炭花舞”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S1:302.[8]刘纯.梅山民歌的传承再思考[J].艺海,2012,08:186-188.[9]杨建农.梅山民歌的形成与发展探析[J].歌海,2010,03:47-50.[10]钟晖.湖南新化古梅山苗、瑶峒民山歌探析[J].艺术研究,2014,01:80-83.[11]刘加林.湘中地区旅游资源开发与梅山文化产业化耦合机理与发展战略研究[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2,06:75-78.[12]曾达之,罗昕如.梅山方言与梅山文化研究刍议[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2,06:89-93... .致谢这篇论文从选题开始,到最后的定稿结束,其中的每一步的完成都离不开我的导师唐莉敏老师的提点与指导。可以说本文里也凝聚了唐老师的心血与精力。在此,谨向唐老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同时还要说的是在本文的撰写过程中各位老师与同学也给予了很多的关心与帮助。老师的关爱与同学的友情将会成为我珍视一生的东西。在这里再次感谢导师对我的悉心教导,从您这里我不光得到了我需要的知识,还得到了职业生涯发展的的方向。感谢同窗好友们的无私帮助,我愿为我们的友情,默默祈愿,希望它能够伴随我一生。感谢我的母校,让我再一次享受到了最为快乐时光的学生时光,以及对我润物细无声一般的教育。感谢所有的人,所有对我的大学生时代,对我的这篇论文的完成,提供帮助与教育的人,谢谢大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