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821622
大小:37.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06
《小学数学学习中的内隐学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学习中的内隐学习摘要: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有外显学习的同时也伴随着内隐学习。内隐学习是学生无意识地,内在形成的一种学习。内隐学习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着深刻的影响,作为教师要正确认识内隐学习在教学中的作用,正确对待学生的内隐学习。本文从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内隐学习现状分析、内隐学习对教学的影响及提高内隐学习效率的策略三方面开展研究,从而引导学生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内在知识,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关键词:内隐学习;影响;无意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场景:有时候老师反复讲解,拼命强调的知识点,有的学生一点也没记住,反倒
2、是同伴之间无意中看到的,可能不太有联系的知识却被牢牢记住了。后来从同事那得知这是一种“内隐学习”的范畴。内隐学习的现象普遍存在。它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A·S·Reber在1967年提出的。认知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内隐学习的形成是基于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结构能力,是指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某种知识,学习了某种规则。而这种学习的效果可以通过某种测试表现出来,但是意识层面却无法觉知这种规则,不能外显的把这种规则说出来,是一种产生抽象知识,平行于外显学习方式的无意识加工。内隐学习机制是自发起作用的,不需任何有意识的智力参与概括,也不需任何有意识的控制
3、加工来完成,并难以用语言对这种学习的过程及其内容予以描述。一、小学生数学学习中的“内隐学习”现状分析(一)负迁移,制约学生认知的发展目前,对于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隐性学习的研究和具体实施方法并不是那么普遍,仍需大力去研究。对于“内隐学习”这类词,有的教师避而远之。在教师看来“内隐学习”只是个别的,不明显的,任其自然吧。而在心理学领域对“内隐学习”的研究则更全面,更系统。所以研究内隐学习对于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影响则显得尤为重要。比较下面这两个竖式,①式是一位一年级学生解的题,说明了什么问题?2424①+2②+2————4426看到这样的问题,作为
4、老师一定会很疑惑,学生怎么会这样计算呢?正确的计算是.---②式。这时老师反省:“是自己讲得不够明白吗?还是这个学生没仔细听,没理解加法的算理;还是笨得不会做这么简单的口算?”不难看出学生把个位上的2和十位上的2对齐就是44。误:24正:24+2+2————4426从竖式上看,这个算法很直观,2+2写4,个位上4写下来。老师问这位学生:“你怎么会这样列竖式?”孩子摸着小脑袋说:“我从左到右列竖式,我们写字不是从左往右写字的嘛,好多事情都是从左到右。”这是无意识地,但确实存在在学生的头脑中。不难想象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认识到写字就是从左到右的,数数
5、的时候也是从左到右一个一个数。那么小学生认为在列竖式的时候也应该是从左到右嘛,从左往右是一件很平常的事。这是小孩子会犯的一个错误,他没有记住列竖式的步骤方法,而是刻板了“从左往右”的生活经验。这种在小学生头脑中形成的学习能力就是“内隐学习”。它是在无意识中形成的,和学生经验、生活、习惯有直接的关系。由此我们发现,内隐学习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负迁移作用,制约着小学生认知的发展。(二)正迁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内隐学习”对学生的负迁移,容易让学生形生经验主义,不动脑筋就脱口而出,有时在一个问题上钻牛角尖。而“内隐学习”对学生的正迁移,则是意识性的
6、、外显的学习和自动化的、内隐的学习相辅相成,起到了内外结合的作用,成了教学的宝贵资源。“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便很好地诠释了内隐学习的作用——读得多了,语感好了,自然就领会了知识。在北师大四年级上册教材中,学习加法交换律时,因为学生已经从低年级时开始运用这种规律,对其很熟悉。所以我没有多讲这个规律。而且在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现象。就如学生左手拿了一个苹果,右手拿了一个橙子左右手交换,苹果和橙子没变,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生活中的事例学生都懂,只是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用语言来描述加法交换律,这就成为一种外显学习了。鉴于内隐机制在认知系统中具有
7、基础性地位,所以如果在外显教学前有一定量的内隐知识做基础,就可能大大提高教学的效果,促进儿童的学习能力。因此,我们必须重视与关注学生的内隐学习的正迁移。.---三、促进学生内隐学习的有效措施(一)教师方面着手——正确对待内隐学习(教师更新观念正确对待内隐学习)这一措施是从内隐学习负面上来说,学生会在许多问题上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也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作为教师不该扼杀学生这种学习态度,应该看到学生的内隐学习。发挥内隐学习这个有效的教学资源。当看到学生为了一个很奇怪,很愚蠢的问题犯难时,教师和家长应该有耐心地进行引导,给予解决而不是加以遏制,应该
8、让学生积极发展。扼杀学生内在的这种学习潜力会使学生在学习上墨守陈规,不敢大胆地提出自己的问题,所谓这样的学习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显得很被动缺乏激情。作为老师希望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