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学生课程需要的认识误区及对策

尊重学生课程需要的认识误区及对策

ID:27816928

大小:62.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2-06

尊重学生课程需要的认识误区及对策_第1页
尊重学生课程需要的认识误区及对策_第2页
尊重学生课程需要的认识误区及对策_第3页
尊重学生课程需要的认识误区及对策_第4页
尊重学生课程需要的认识误区及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尊重学生课程需要的认识误区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尊重学生课程需要的认识误区及对策MisunderstandingandCountermeasuresonRespectingStudent'sCurriculumNeed作者:杨清作者简介:杨清,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教育学博士(北京100088)o原文出处:《中国教育学刊》(京)2017年第201711期第75-80页内容提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尊重学生课程需要”成为学校课程建设的应有之义。但由于对学生课程需要内涵和特点的认识偏差,有些学校对学生课程需要“视而不见”,对其内涵的理解“似是而非”,对学生课程需要的满足“有名

2、无实”,这直接影响了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和学生的发展。究其原因,在于学校用学生课程需要的自发性掩盖了其发展性、个体差异性遮蔽了其社会性、局部内容代替了系统要求。学校要走出谋区,既要基于学生课程需要开展学校课程建设的顶层设计,又要准确把握学生课程需要的合理范畴,还要将对学生课程需要的尊重全而落实到课程实践中。期刊名称:《中小学教育》复印期号:2018年02期关键词:学生课程需要/课程建设/认识误区/对策标题注释:本文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2016年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学校课程结构设计研究”(项目编号:GY1

3、2016037)研究成果冲图分类号]G423.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1002-4808(2017)11-0075-06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课程建设已成为当下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最活跃的探索主题。学生需要作为”确立学校课程建设指导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核心旨归"[1],在实践中备受关注,如何尊重学生的课程需要、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成为当前学校关注的重点。然而,由于对"学生课程需要"的认识偏差,学校课程建设出现了一些形式化、不合理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学校教育的有效性,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学校如何解读这些实践中的误区”基于

4、学生课程需要开展课程建设,这是本文力图解决的核心问题。一、学校在〃尊重学生课程需要〃中存在的认识误区学校要〃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必然要关注学生的课程需要。但不少学校在课程建设的实践中,因对”学生课程需要”存在认识偏差而走入相应误区。(_)学校对学生课程需要”视而不见”当学校热火朝天地推进学校课程建设时,学生作为学校课程建设的主体之一,其课程需求理应得到充分的重视。但是,仍有一部分学校对学生课程需求"视而不见"。有的学校将〃尊重学生课程需求"视为额外负担,在研究者参与的一次研讨会上,有位农村中学校长

5、甚至提岀:〃由于本校教师能力不够、课程资源有限,能忠实执行国家课程已属不易,实在无暇过多关注学生的课程需求。〃还有的学校在推进课程建设中虽然提出要重视学生课程需求,却只停留于〃口号〃上,在具体的课程实践中却没有真正体现,开发或开设的课程与学生的课程需求缺乏实质性关联。之所以对学生课程需要”视而不见”,其实质是学校用成人对课程的需要代替了学生真实的课程需要:或者为了教师开设课程的便利,"老师能开什么就开什么,老师会开什么就开什么";或者为了回应某些家庭的迫切要求,用〃育分"代替〃育人",以提高学生成绩为唯一追求,课程建设走向形式;或者

6、片面考虑凸显学校特色,有校长提出为了凸显学校课程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必须在小学一年级开设〃甲骨文"课程。用"成人"的视角代替〃学生〃的课程需要,其直接后果就是学校课程建设中“学生"作为主体空缺。(二)学校对学生课程需要的理解〃似是而非"有些学校虽然认识到课程建设应该关注学生的课程需要”但对于学生的课程需要究竟是什么,却出现了自以为堤〃、其实为〃非"的理解。其一,把个别学生表达的课程需要视为学生群体真实的课程需要。当前,不少学校在推进课程建设时,首先采用多种方式调查学生的课程需要,以此作为学校开设和实施课程的重要依据。这种做法具有合理性

7、,也充分彰显了学校课程建设的民主性。但是,当有的学校基于个别学生提出的"对网游感兴趣〃而开设了相应的游戏课时,质疑也就随之而来——学生在调查过程中所表达的课程需要能否被视为学生真实的课程需要?个别学生对课程的需要是否等同于群体学生的课程需要?倘若学校一味迎合学生表达出来的课程需要,不加辨别地以此为根据开设相应课程,不仅会给学校课程资源的供给带来极大压力,还会直接冲击学校课程本身的价值,甚至背离"促进学生发展"的初衷。其二,把其他学校学生的课程需要直接当作本校学生的课程需要。随着“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将学校发展寄托在课程身上,并致力于学

8、校的课程建设"[2],清华附小、北大附小、重庆谢家湾小学等学校作为在课程建设方面的成功案例逐渐广为人知,不少学校在借鉴和模仿中,简单地把这些名校学生的课程需要等同于本校学生的课程需要,完全照搬名校课程。对课程整体移植的结果必然是某些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