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四首》学案

《古代诗歌四首》学案

ID:27748432

大小:20.22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05

《古代诗歌四首》学案_第1页
《古代诗歌四首》学案_第2页
《古代诗歌四首》学案_第3页
《古代诗歌四首》学案_第4页
《古代诗歌四首》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代诗歌四首》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一学期以来酸甜苦辣样样都有。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第15课《古代诗歌四首》学案    教师寄语:学记古诗,聪慧一世。  学习目标:  .学习这四首诗,朗读、背诵这五首诗词。;  2.理解四首诗歌的意境;  3.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朗读、背诵这五首诗词;  2.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  理解诗歌的意境  学习过程  一、积累运用  (1)《观沧海》极力描写大海的壮阔及由此而想像的景象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  (2)《次北固山下》写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浪平静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钱塘湖春行》写春天迷人动感的四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净沙•秋思》画龙点睛地将景中之意达到高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狠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由于我班学生知识基础水平参差不齐。为了夯实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我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3、转眼,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一学期以来酸甜苦辣样样都有。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二、自主探究  《观沧海》中  ⑴“观”字的作用是什么?  ⑵那些景物是实写,那些是虚写?  ⑶体现作者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句子是那几句?  ⑷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三、讨论交流,合作释疑  《钱塘湖春行》是他任杭州刺史时写的。钱塘湖,即杭州西湖。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春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情感。  :统读全诗,从中归结出诗人的游踪。  2:这首诗写的是早春景色,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3:水面初平云低,写的是怎样的景象?为什么说云

4、脚低?  4:最后两句是怎样结住全诗的?诗人最喜爱的是什么?  四、拓展延伸  .T型台秀模样。根据你的理解,仿照加线部分,将下面这段话补充完整。(3分)狠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由于我班学生知识基础水平参差不齐。为了夯实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我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一学期以来酸甜苦辣样样都有。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见了大河的汹涌,没见过大山的巍峨,真是遗憾;见了大山的巍峨,没有见过大海的浩瀚,仍然遗憾;见了大海的浩瀚,_____①_____,依旧

5、遗憾;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还是遗憾。出发吧,永远出发。世上有不绝的风景,人有不老的心情。  2.出门去旅游。回忆你自己曾旅游过的一个景点,假设你是某一景物,与游人互诉心声,写一段文字,运用拟人、比喻和排比等修辞方式,写法自由,字数不限。  3.记忆钟叮当响。写出几句你知道的有关“秋”的诗句。  五、达标检测  第一部分:  .填空:  《观沧海》一诗中的想象之句是:  《次北固山下》一诗的颈联是:  《钱塘湖春行》的名句是:  《西江月》的名句是:  2.下面不是对偶的一句是(  )  A.乱花渐欲迷人

6、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B.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C.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D.乡音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划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明 月 别 枝 惊 鹊,清 风 半 夜 鸣 蝉。  七 八 个 星 天 外,两 三 点 雨 山 前。  4.对“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句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狠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由于我班学生知识基础水平参差不齐。为了夯实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我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一学期以来酸甜苦辣样样都有。

7、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A.第一句诗的意思是: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  B.第二句话的意思是:旧年的春景生机盎然,令人难以忘怀。  C.“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时序匆匆交替,怎不叫身在异乡的诗人更生思乡之情?  D.诗人将“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表现出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5.对下列诗句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这写的是虚景即诗人的主观感受,是从两个“若”字

8、看出来的。  B.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将诗人身在江南,却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与末联的“乡书”、“归雁”遥相呼应。  C.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虽没有述说难以忘怀的具体情景,但“沉醉不知归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