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676294
大小:78.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05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设计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一次抱母亲》教学设计五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5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3、感悟母爱的伟大,激发学生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从而产生报答母爱之情。二、教学重难点:1、学生通过自主提问、自主阅读探究文章大意。2、理解母亲肩上的ldquo;重担rdquo;的含义。3、联系上下文理解ldquo;母亲竟然这么轻,我的心里为什么很难过?rdquo;o三、教学准备:演示文稿,朗读配乐:舒伯特的《小夜曲》。第一课时教学要求:初读课文,提出问题,理清课文的层次并学习生字词。一、揭题导思: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
2、一篇新的课文,看老师写课题:第一次抱母亲。(指导:Idquo;第rdquo;是竹字头的ldquo;第rdquo;,ldquo;抱rdquo;上面的横折钩短一些。)师:课文读过吗?第一次读这篇课文是在什么时候?师:告诉老师,当你第一次看到这个课题的时候,你有什么想法?相机板书:原因感受师:同学们的问题提得很好。读书就要这样,从题目开始读起。因为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透过对题目的思考,我们往往可以猜测到文章的大意。二、初读感知。1、初读课文,检查预习。师:接下来,我想请一些同学读读课文,检查一下昨晚的预习情况,看看通过预习,咱们同学是不是把字音读准了,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了。
3、检查的时候,我想这样,先请一位同学读。其他同学捧好书做好准备,我随机抽查。听的同学还有一个任务,就是带着这两个问题来听读课文,并且划出能解答这两个问题的有关语句。(师巡视听读情况,同时随时按小组读、四人小组读、同桌、男女生读等形式检查读书情况。)2、评价朗读,汇报交流。师:请几位同学评价一下刚才的朗读情况。师:听得挺认真的,小评委的任务完成得不错。不知道另外一个任务完成得怎么样?先看第一个问题:作者第一次抱母亲的原因是什么?生答。师:从文中哪个句子知道的?划出来。指导朗读(个别读,齐读。)①ldquo;转身下床都很吃力rdquo;慢一点,读出吃力的样子。②1dquo
4、;赶紧rdquo;读得快一些,表达一种急切,我要是不赶紧,母亲可能就要吃力地自己下床了。而我是不想让病中的母亲吃力地起床的,所以得赶紧。引导:作者第一次抱母亲有两个原因,(板书:换床单,报母恩。)按先后来分,可以把课文分成两个部分。请找一找,从哪里到哪里是讲作者因为换床单而抱母亲的?从哪里到哪里是讲作者因为想报答母亲的恩情而抱母亲的?师:现在看第二个问题:作者第一次抱母亲是什么感受?板书:难过,愧疚师:从哪个句子可以看出来?出示: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引导:竟然是什么意思?作者没想到什么?文中有三处ldquo;没想到rdquo;,找出来轻声读一读,体会一下作
5、者的心情。指名读。A、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吃惊,对母亲不了解,关心不够)B、护士在后面扶了我一把,责怪说:ldquo:你使那么大劲干什么?rdquo;我说:Idquo;我没想到我妈这么轻。rdquo;(难过)C、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愧疚)引导:母亲用瘦弱的身体承受那么重的担子,这里的重担指的是什么?请同学们再读一读作者说的话,透过字面展开想象,体会一下。指名汇报。引导:瘦弱的母亲一手拉着年幼的我,背上还背着比我更小的妹妹,肩上再挑100多
6、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那是怎样的情景?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又想到了什么?引导:母亲除了每天要挑起100多斤的担子还有别的担子吗?师:是呀,1dqU0;乳哺三年娘受苦,移干就湿卧娘身。rdquo;说的是母亲养育儿女的艰辛,ldquo;儿病痛在娘身上,调理汤药不离身。rdquo;说的是母亲在儿女生病的时候的焦虑和对儿女的照料。ldquo;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抒。rdquo;说的是母亲为了教育子女所做出的巨大贡献。ldquo;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rdquo;说的是母亲对远行的儿女的体贴和牵挂。同学们,母亲的重担里面装的东西实在
7、是太多太多,母亲所挑的不是一百多斤的重担,还包含养育儿女的艰辛,包含着各种各样复杂的农活和家务劳动。为了家庭,为了生活,她瘦弱的肩头曾经担负起多少重担啊!师:是什么力量支撑着母亲承受那么重的担子呢?(母爱)师:好不容易把孩子拉扯大了,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还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这又是为什么呢?(还是母爱)师:我想,当她这样要求的时候,孩子们肯定会心安理得地把担子交给母亲去挑,因为他们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而其实?师:是呀,直到今天,作者才知道母亲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这事他为什么一直都不知道呢?(母亲从不抱怨、诉苦,从不叫苦叫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