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学位论文-细节政治:夏衍和左翼文艺的美学建构

博士学位论文-细节政治:夏衍和左翼文艺的美学建构

ID:27648868

大小:95.35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8-12-05

博士学位论文-细节政治:夏衍和左翼文艺的美学建构_第1页
博士学位论文-细节政治:夏衍和左翼文艺的美学建构_第2页
博士学位论文-细节政治:夏衍和左翼文艺的美学建构_第3页
博士学位论文-细节政治:夏衍和左翼文艺的美学建构_第4页
博士学位论文-细节政治:夏衍和左翼文艺的美学建构_第5页
资源描述:

《博士学位论文-细节政治:夏衍和左翼文艺的美学建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博士学位论文-细节政治:夏衍和左翼文艺的美学建构透过布尔迪亚的“场域观”,重新审视夏衍参与和组织的上海左翼文艺运动,特别是电影和戏剧运动,如何在历史场域、政治场域和文艺场域的立体结构之中,以各种文艺团体活动和优秀的创作实绩,形成左翼文艺策略性的美学位置,甚至建立起专属的美学空间。进一步追问的是,夏衍如何在左翼文艺政策的指导和规训下,在战斗文艺和国族论述的诉求下,找到一种政治话语与美学自觉的平衡点,以夏衍式的细节政治美学,参与建构左翼文艺的美学传统。1927-1929年,上海文艺界有关“革命文学”论争,“太阳社”和后期“

2、创作社”的作家们把矛头指向鲁迅、茅盾等。夏衍与“太阳社”“创造社”的作家保持良好关系,但他没有参与论争。从后续来看,夏衍与鲁迅同为左联发起人,极珍视与鲁迅的交集与交往,令他记忆深刻的是,和冯乃超带着左联纲领文件去向鲁迅汇报情况时,鲁迅说“我认为郁迗夫应当参加,他是一个很好的作家”①。夏衍推崇鲁迅、茅盾等杰博士学位论文-细节政治:夏衍和左翼文艺的美学建构透过布尔迪亚的“场域观”,重新审视夏衍参与和组织的上海左翼文艺运动,特别是电影和戏剧运动,如何在历史场域、政治场域和文艺场域的立体结构之中,以各种文艺团体活动和优秀的创作

3、实绩,形成左翼文艺策略性的美学位置,甚至建立起专属的美学空间。进一步追问的是,夏衍如何在左翼文艺政策的指导和规训下,在战斗文艺和国族论述的诉求下,找到一种政治话语与美学自觉的平衡点,以夏衍式的细节政治美学,参与建构左翼文艺的美学传统。1927-1929年,上海文艺界有关“革命文学”论争,“太阳社”和后期“创作社”的作家们把矛头指向鲁迅、茅盾等。夏衍与“太阳社”“创造社”的作家保持良好关系,但他没有参与论争。从后续来看,夏衍与鲁迅同为左联发起人,极珍视与鲁迅的交集与交往,令他记忆深刻的是,和冯乃超带着左联纲领文件去向鲁迅

4、汇报情况时,鲁迅说“我认为郁迗夫应当参加,他是一个很好的作家”①。夏衍推崇鲁迅、茅盾等杰出作家为新文学作出的重大贡献,率先将茅盾的作品《春蚕》等搬上银幕。1931年,瞿秋白开始领导上海一带的文化工作,夏衍“心里非常高兴。因为瞿秋白不仅是一个革命家,也是一个文艺工作者,这方面经验丰富,和鲁迅、茅盾的关系也很好”②。显然,夏衍倾向于左翼文艺与新文化传统的接续,以及左翼文艺的美学空间及主体建构,这个问题今天看来依然具有启发意义。1930年代的中国文坛,“京派”、“海派”、南京官方“民族主义”文艺、上海左翼文艺、大众消费文艺,

5、以及东北流亡文学等,形成多种文艺思潮并立甚至互斥的格局。③那么,夏衍参与和组织的左翼文艺运动,特别是戏剧和电影运动,在左翼文艺开创时期,如何在历史场域、政治场域和文艺场域的立体结构之中,通过各种文艺活动和创作实绩,形成左翼文艺的美学位置,甚至建立起专属的美学空间?这是本文思考的第一个问题。进一步追问的是,夏衍如何在左翼文艺政策的指导和规训下,在战斗文艺和国族论述的诉求下,找到一种政治话语与美学自觉的平衡点,透过日常生活、性别书写和独具情趣的个人风格,以夏衍式的细节政治美学,参与建构左翼文艺的美学传统。首先,引入布尔迪厄

6、的“场域观”,参见[美]戴维•斯沃茨(DavidSwartz)《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陶东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考察左翼文艺与权力场域、文艺场域的解构和互动关系,梳理其美感形式与文艺风格,以期彰显其所内蕴的价值体系。然后,以“细节政治”理论,对夏衍的优秀代表作进行文本分析,着重分析其日常生活、私角落等小叙事,以及女性政治与国族论述的辩证关系,以致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最终在1930年代的文艺整体场域中,以左翼文艺的精神风貌和个人风格,占有独特美学位置而流传于世。一、场域:夏衍和左翼文艺的美学空间根据

7、布尔迪亚(PierreBourdieu)的“场域观”,认为更辩证地进入复杂的文艺生态,场域的权力竞逐,基本上形构于动态性的“空间”概念上。文艺场域此一复杂的网络,除了有内在的自律性,更必须试图调和社会其他场域的势力,从而,使用方法学上的弹性策略,来达致策略性占位和自我建构。由此,左翼文艺美学空间的研究,我们不挪用“官方”与“反官“商业化”与“艺术化霸权”与“反霸权”,这样二分的论述逻辑。而是,回到历史场域、具体场域,理解1930年代的左翼文艺,在国民党统治机制与商业逻辑这两种势力所构筑的空间中,尽力发展出独特的特色;并

8、在多重势力交锋的参考构架下,观照其产生和发展脉络,以及美学位置的形成及其实际的贡献。当然,在有限的论文篇幅里,主要从夏衍这条线索来梳理左翼文艺的美学空间问题。左翼文艺为服务于无产阶级解放事业,成立配合政治目标的文艺团体,隐藏在创作背后是政党组织体系,但文艺工作者本身,仍然扮演着推动文艺政策的重要角色。夏衍参与或组织的团体有:中国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