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干部书香征文7篇

纪检干部书香征文7篇

ID:27534314

大小:633.51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2-04

纪检干部书香征文7篇_第1页
纪检干部书香征文7篇_第2页
纪检干部书香征文7篇_第3页
纪检干部书香征文7篇_第4页
纪检干部书香征文7篇_第5页
资源描述:

《纪检干部书香征文7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纪检干部书香征文7篇【篇一】昨日,在翻看中学生课外读本时,看到了一篇文章《魏文王问扁鹊》。魏文王问扁鹊曰:“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扁鹊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魏文侯曰:“可得闻邪?”扁鹊曰:“长兄於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於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於闾;若扁鹊者,鑱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闲而名出闻於诸侯。”读完之后感受颇深,扁鹊治病是一旦发现病情,就果断出手,一针见血去毒瘤,猛药去沉疴,不留丝毫后患。而扁鹊大哥却重视对疾病的预防,从病情的萌芽状态开始就解决病根,不给病情留发展的机会。我不禁联

2、想到当前纪检监察工作也正是以一种猛药去沉疴的态度对待贪污腐败问题。但是,治疗沉珂顽疾不可能一劳永逸,与其事后弥补,不如在事前做好预防工作。所以,提倡抓早抓小抓苗头、红脸出汗、拉袖扯耳的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正体现了强化对党员干部事前的防范、小事的监督,通过适时的“敲打”,促使党员干部及时醒悟,避免由小问题演变成大问题,将那些尚未发病和病情尚不严重的“患者”医治在萌芽状态,对“少数”和“极极少数”严查严办,综合运用党纪处分和组织处理等手段,对各种违纪行为动辄则咎。如何才能有效地避免腐败案件的发生呢?一是重在预防。加强廉政教育,

3、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才能更好的预防腐败案件的发生,这就像扁鹊的两位兄长治病一样,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益处。二是强化廉洁自律意识,强化党员干部的自身修养,让其做到心中有敬畏,敬畏法律、敬畏制度、敬畏社会、敬畏普通百姓,让其看到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都在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使其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从根本上扎紧制度的笼子。三是完善监督体系。失去监督的权力必将导致腐败,因此,要从党内监督到群众监督,从制度监督到舆论监督等方方面面形成有效的制约机制,才能真正把权力关进“笼子里”。【篇二】明代思想大体上承袭宋儒

4、理学,直到王阳明端始,才另辟蹊径。《传习录》是一部儒家简明而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记载了明朝王阳明的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集。读此书可知王学梗概,王阳明在书中提出良知之学,即“知善知恶是良知”、“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是天理”。致良知是王阳明的心学主旨,语自出于《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象山先生说“心即是理”,王阳明对此作了补充,说“心有良知”,才能分辨善恶。由此可见,良知是存在我们内心中评价是非对错的标尺,致良知是指引我们做到知行合一的前提。“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

5、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是《传习录》中记载有名的“四教句”。其本意是说,作为人心本体的至善是超经验界的,它不是具体的善的行为;有所为而为的善是手段,无所为而为的善才是至善。王阳明借“四教句”告诫后人,人心之无善恶是要人们不要去执着具体的善行而认识本心,要追其本心中的良知。人自有生以来,即存有天性的缺点,受种种环境的习染,往往会被私意夹杂心中,积叠成私欲,如镜上蒙尘,如水中渣滓,把最初的良知遮掩、障碍、隔断。如何重致良知?王阳明在《传习录》中指出“需教他省察克治”,意思是说,我们每个人要时常省视内心,不可放

6、私欲随出,廓清心体,静存动察,实落用功,到无私可克,方能致良知。王阳明自己在龙场驿悟道的一段经历,正是这番省察克治功夫的践履。良知使我们人格充实光明,直从内心到达外在行为,表里如一。此种理想的人格精神之圆满,即王阳明所谓的“良知之诚一”。《传习录》中提到,“只是一个是良知,一个真诚恻怛”。可见这种心态真诚纯一,也是致良知所要达到的状态。孟子曾说“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着也”。最初的良知近似童真自然的心理,但在人文复杂的环境中,便渐渐丧失了。王阳明教后人致良知,告诫其必须待在人文环境中经历世故,在学问修养和实践言行中磨练,来重

7、致良知之心。“先去私心,而后可以治公事;先平己见,而后可以听人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王阳明的致良知学,结合当今时代精神,致良知的内涵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笃行入党时的初心和宗旨,肩负起新时代中的使命和责任。“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党员干部要致良知,需常修为官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自觉

8、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侵蚀。要时刻保持自省、自察、自校、自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为私心所扰、不为私权所困、不为私利所惑、不为私欲所动。只有坚持省察克治、践行思悟,私欲日消,心境清明,才可重致良知。【篇三】东晋西征大将军陶侃做浔阳县吏时,曾主管县衙鱼肉及精美食品供应。有一回,他派人送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