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庙产兴学政策的缘起和演变(1)

清末庙产兴学政策的缘起和演变(1)

ID:27484765

大小:56.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04

清末庙产兴学政策的缘起和演变(1)_第1页
清末庙产兴学政策的缘起和演变(1)_第2页
清末庙产兴学政策的缘起和演变(1)_第3页
清末庙产兴学政策的缘起和演变(1)_第4页
清末庙产兴学政策的缘起和演变(1)_第5页
资源描述:

《清末庙产兴学政策的缘起和演变(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清末庙产兴学政策的缘起和演变(1)  [摘要]在清末新政的教育改革中,政府制定了庙产兴学政策。庙产兴学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提拔方外寺观之庙产,二是提拔民间社会组织各团体公庙、神会之款。清政府对后者始终表示出明确肯定和支持的态度,而对前者的态度则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在1901年之前基本采取默许的态度,1905年则颁布了保护寺庙之产的上谕。日本东本愿寺僧人在中国布教,导致江南一些寺院投靠日本东本愿寺以寻求保护,是促成此政策表态的一个重要因素。  [关键词]庙产兴学;清末教育改革;清末新政;在华日本佛教传播  在清末新政的教育改革中,经费不足是个大问

2、题。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康有为、张之洞分别提出“庙产兴学”的主张。康有为所针对的“庙产”对象是村落淫祠,而张之洞所提则包括地方公产和佛道寺观。康有为的主张通过戊戌年五月二十日的上谕而颁布天下,张之洞的《劝学篇》也因受到皇上和皇太后的赞许广为刊布,实际成为各地“庙产兴学”过程中的思想资源。但不少人,包括后来的研究者,有意无意间常将这大约同时提出的主张混为一谈,且往往把张之洞的账算在康有为的头上。  另一方面,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日本在中国的影响力大为增强。一般多注意其在政治、军事等方面的扩张,其实日本在文化宗教方面也加强了对中国的渗透,其中

3、净土宗的东本愿寺更在中国开展了相当积极的传教活动。东本愿寺初来中国时只有一种不显山水的平淡,但它20世纪初年在华势力的扩张却引起了朝野的关注。庙产兴学运动引起江、浙三十多所寺庙的僧人因疑惧而投向日本东本愿寺恳求保护,这一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清政府颁布保护寺庙之产的上谕。围绕这道上谕各方有着不同的解读,对当时和后来各地的庙产兴学运动影响甚大。  关于庙产兴学,特别是其对于佛教寺院的影响,日本学界关注较早。中国学术界近年也较关注这一问题,黄运喜的《中国佛教近代法难研究(1898-1937)》有专门一章讨论“清末庙产兴学运动”。此外,释东初、刘成有

4、、耿敬、邓子美、贺金林等,均自这一视角切入。也有少数研究者注意到“庙产兴学”对于道教和民间宗教的影响。其他一些研究则从更广泛的领域对这一问题的影响加以探讨,特别注意到清季官绅推行“庙产兴学”运动与“毁学民变风潮”的关联。  本文在既存研究的基础上,主要讨论两点,一是康有为和张之洞提出的庙产兴学主张侧重的不同,二是日本僧人插手中国宗教事务引起了清政府的关注和警惕,后者对清政府颁布保护庙产的上谕有直接的影响。    一、清末庙产兴学的提出    也许由于“子不语怪力乱神”的传统,中国儒生与寺庙的关系向来不十分融洽。在近世潮流的冲击下,人们开始考虑如

5、何将宗教财产纳入现世社会之中,以推进近代的公益事业。19世纪90年代初,陈炽在《庸书》中提出:“各省丛林、道院,藏污纳垢,坐拥厚资,徒为济恶之具。有犯案者,宜将田宅一律查封,改为学校。僧道还俗,愿人学者亦听之。一转移问,而正学兴,异端绌,宏治化,毓贤才。”实际已提出利用教产兴学。不过,陈炽主要针对的是不法僧人。而真正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的是康有为光绪二十四年那篇“请饬各省改书院淫祠为学堂折”。康有为在奏折中说:  我各直省及府州县,咸有书院。……而中学小学直省无之。莫如因省府州县乡邑公私现有之书院义学学塾,皆改为兼习中西之学校。……并鼓励绅民创学

6、堂。……查中国民俗惑于鬼神,淫祠遍于天下。以臣广东论之,乡必有数庙,庙必有公产。若改诸庙为学堂,以公产为公费,……则人人知学、学堂遍地。  康有为废淫祠的主张与正统儒家士大夫在思想上有承继关系,但与他们不同的是,康有为主张废淫祠是为了推行孔教运动,把淫祠改为孔庙和学堂。康有为上奏于五月十五日,几天后的五月二十二日,光绪皇帝颁布了兴学的上谕,两者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上谕要求将“各省府厅州县现有之大小书院,一律改为兼习中学西学之学校”;“其地方自行捐办之义学社学等,亦一律中西兼习,以广造就”。并明确指出:“至于民间祠庙,其有不在祀典者,即由地方官晓谕

7、居民,一律改为学堂,以节靡费而隆教育。”  五月二十二日上谕基本以康有为的奏折为蓝本,但将“淫祠”改为“不在祀典”的“民间祠庙”,前者还带有较强的儒家思想观念,后者的表述更有分寸,实际要将乡村社会的共有资产“庙会公产”用于兴学。这也涉及到国家与地方、中国传统乡间社会组织公私之间的财产与权力关系的变动问题。在以“祭祀”为核心的礼仪活动中,朝廷强调的是礼制,而民间通行的是“约定俗成”的各种风俗,掺杂着佛、道及神、鬼信仰。乡村社会共有的习惯,村落的神祠、会馆、宗族、合会等社会组织涉及到整个村落社会的构造。“不在祀典”之祠庙除了“淫祠”还包含神祠、会馆

8、、宗祠等民间共同体的财产。  钱穆曾以“通财性”来概括中国社会的特性,即虽“不废私财”,却强调“不患寡而息不均”,民间如社仓、义庄、会馆等,“皆有通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