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443881
大小:67.05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3
《中药熏蒸及护理促进产后子宫收缩的施行价值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药熏蒸及护理促进产后子宫收缩的施行价值探究青岛市黄岛
2、X:泊里中心卫牛.院266409【摘要】目的对中药熏蒸以及护理对促进产后子宫收缩的影响进行探宄。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100例产妇,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中药熏蒸,对比2组患者产后疼痛和恶露情况。结果实验组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中药熏蒸后,其疼痛评分以及恶露量明显少于仅常规护理的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熏蒸以及护理可以有效降低产妇的疼痛程度,减少产妇的恶露量,在产妇子宫收缩中的应用
3、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和应用。【关键词】中药熏蒸;护理;子宫收缩产妇在分娩之后,常会出现子宫收缩不良的情况[1],子宫收缩不良会对产妇的生活治疗造成一定的影响。中药熏蒸是治疗子宫收缩不良的传统方法,其具有较强的药理以及生理效应[2],在子宫收缩不良的治疗中,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木文主要对中药熏蒸以及护理在促进产后子宫收缩中的效果作分析,详情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基木资料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100例产妇,年龄在22岁-3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8.52±2.63)岁,平均孕周为(39
4、.20±1.10)周,其中经产妇35例,初产妇75例。随机将这100例产妇分为2组,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2组产妇的基木资料(年龄、孕周、产次等)相比,不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1.2方法对照组50例产妇接受常规的护理,将20U催产素与500毫升葡萄糖注射液(浓度为5%)融合,通过静脉滴注的方式给药,在90分钟内将药液滴完。同吋对产妇的生命体征进行检测,指导产妇正确的喂养方式以及外阴消毒、饮食等护理。实验组50例产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中药熏蒸,主
5、要药物成分为肉桂、益母草、党参、枳壳、川芎、白芍、当归,将所有药物浸泡30分钟后进行水煎并取汁,将药液稀释后放置在中药熏蒸仪内,药液在热效下产生蒸汽,调整蒸汽出入量之后,将喷头对准产妇的小腹(距离约为15厘米)进行熏蒸,每次熏蒸吋间为30分钟,每天熏蒸1次,连续熏蒸3天。在为产妇实施熏蒸的过程中,应向其讲解作用机制以及相关注意事项。在熏蒸结束之后,应及吋将产妇皮肤上的水蒸气擦干,并彻底清洗熏蒸仪。1.3观察指标对2组产妇经相关干预3天后的宫缩疼痛情况以及其恶露量进行比较。通过VAS评分对产妇的疼痛情况进行判定
6、,总分为10分,分数越高,表示产妇的疼痛程度越严重。1.4数据处理本文研究数据均严格录入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吋,统计学具有意义。2、结果实验组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中药熏蒸后,其疼痛评分以及恶露量明显少于仅常规护理的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如表1所示:3、讨论产后收缩不良会导致产妇出现不同程度的宫缩疼痛情况,还会导致产妇的恶露量增多,对产妇的母乳喂养以及产后恢复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促
7、进产妇产后子宫的收缩,对减少产妇的恶露量、促进产妇产后的恢复冇着积极的意义。中医认为血行缓涩、血脉空虚可导致产妇产后出现恶露、子宫收缩不良、疼痛,血虚则砬补血,血脉充盈则血流通畅,血流通畅则不痛。中药熏蒸结合了化学、物理等治疗因子,其药液可以经产妇肌肤腠里渗透,继而被吸收,使得药物的主要成分可以直接在产妇的病灶位置发挥作用,达到药到病除的效果[3】。同吋中药熏蒸可以疏通人体经脉的开
8、_
9、,使得药物可以深入,可改善产妇的局部血液循环,II不会使产妇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中药熏蒸药方中,党参和枳壳可补气益气,益母草
10、可以促进宫缩,肉桂可温暖下焦、稳固胞宫、充盈胞脉,川芎和当归可活血益气,白芍可滋阴补血[4],诸药联用,可以产妇子宫的恢复。本文研宄结果显示,中药熏蒸以及护理的实验组产妇,苏宫缩疼痛程度以及恶露量明显低于仅常规护理的对照组(P<0.05)o综上所述,中药熏蒸以及护理可以缓解产妇的宫缩疼痛程度,减少产妇的恶露量,对促进产妇产后的子宫收缩有着积极的意义。参考文献:[1]徐敬侠.中药熏蒸及护理促进产后子宫收缩的施行价值探讨[」].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07(20):189-190.[2]张利恒.促进产后
11、子宫收缩的中药熏蒸及护理体会[」].中国实用医药,2014,14(21):216-217.[3]郑蓓蓓.耳穴种豆联合中药熏蒸对产后子宫收缩的影响研究[」].中华护理教育,2015,12(2):85-88.[4]胡前珍.促进产后子宫收缩的中药熏蒸及护理体会[」].中国实用医药,2013,13(36):208-209.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