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419404
大小:51.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03
《《各领风骚,品鉴有道》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语文《各领风骚,品鉴有道》教学设计北京市顺义区杨镇第一中学熊君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新课标在阅读与鉴赏“教学建议”中特别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教师既是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据此,本节课选用了课内外丰富的阅读资料,以此来促动学生的思考,力求引导学生以新的角度重新审视旧知,由此获取新知。“教学建议”第三条还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据此,本节课采用自主思考和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教学背景分析1.教材分析《饮酒(
2、其五)》、《凉州词》、《题西林壁》这几首诗,分别是东晋陶渊明、唐代王瀚、宋代苏轼的作品,学生在初中都已经学过。但是却不曾将这些作品放在一起来思考诗风与时代的关系。不同时期的诗歌,在思想内容上有不同的侧重和价值取向,在表现手法乃至语言风格上,也会呈现出不同的风貌。这三首就能很好地代表“唐以前诗歌”的自然朴拙与浑然天成,唐诗的直抒胸臆与灵活自如,宋诗的思辨机趣与融情入理的风格。本节课就从课内旧知入手,引导学生从新的角度思考旧知,并补充丰富的课外阅读资料,以此来促动学生思考兵获取新知。2.学情分析作为高一年的学生,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已掌握了一定量的古典诗词,但大
3、部分的学生对诗歌鉴赏仍有恐惧感,对已经学过的中国古诗不同时期的特征也没有整体的认识。可以说,大部分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学习还处于被动接受、模糊感知的阶段。本节课希望从新的角度来促进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从新的视角了解中国古诗不同时期的特征,培养学生从诗句中品味诗意、把握诗风的能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从新的视角领会中国古诗不同时期的特征。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从诗句中品味诗意,把握诗风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古代诗词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和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唐诗之灵活自如,宋诗之思辨机趣。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从诗句中品味诗意,
4、把握诗风的能力。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交流法,讲授法。教学资源多媒体,课外阅读资料。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由《香菱学诗》“黛玉谈陆游的诗”导入课题。思考领悟。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二、回顾作业,引发思考。1.ppt展示学生预习作业。2.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内容及特点。1.展示作业。2.总结分析。回顾作业,引导学生分析。三、深入思考。1.教师出示启功先生对不同时期诗歌的评价。ppt:启功先生论诗——仆尝谓唐以前诗是长出来的,唐人诗是嚷出来的,宋人诗是出来的,宋以后诗是仿出来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补出中间空白处的一个字。2.教师分析、讲解
5、启功先生观点及缘由。ppt:长——与自然紧密相连嚷——经济繁荣思想活跃想——国运衰微盛行理学仿——文化专制思想僵化ppt:1.学生依据自身理解填空。2.思考领悟。深入研读诗歌,抓住关键词分析不同时期诗歌特点。《论诗绝句》唐以前诗次第长,三唐气壮脱口嚷。宋人句句出深思,元明以下全凭仿。四、学以致用,全面思考。1.阅读一组唐宋诗,结合启功先生观点,分析其特征,判定时代。2.结合具体作品,从不同角度,深入探讨“嚷”“想”的内涵。ppt:深入研读第一组诗歌,根据你的理解进行比较,从诗歌的思想内容、意境意象、情感基调、语言风格、手法技巧等方面任选一个角度展开分析,结合
6、具体诗句的解读,体会并概括出唐宋诗歌的不同特点,并勾连旧知加以印证。填写下表:题目内容侧重情感基调意境意象语言技巧补充诗例3.小组合作探究,展示成果,全班交流。ppt:时间:6分钟。1.学生根据所学,判断诗歌的写作时期。2.思考领悟,完成表格。3.小组讨论,展示成果,全班交流。学以致用。深入探讨,理解诗风差异。深入探讨,理解诗风差异。交流讨论,互相补充。分工:尽量力求每个人有发言机会;讨论过程简要记录;呈现共识,呈现分歧;制作发言提纲,推荐一人,准备全班交流。发言:3分钟左右,用展台;观点清晰,理由充分;各组间互相补充,重复的不说;一组发言,其他小组记录,可
7、质疑。ppt:内容:唐诗抒情;宋诗说理。情感:唐诗饱满昂扬;宋诗哀戚悲凉。意境:唐诗雄浑开阔、洒脱;宋诗深沉,冷静。语言技巧:唐诗自然,流畅;宋诗雕琢,用典,艰涩。4.教师点拨,补充。问题预设:(1)两首诗歌都讲究语言的合辙押韵,都用到了对偶,但读来感觉却大不一样,你能说说吗?(2)两首诗歌都含悲意,都由悲而起,但最后情感落点却大不一样,你能说说吗?板书:无心——有意悲壮——悲叹5.阅读第二组唐宋诗,结合启功先生观点,分析其特征,判定时代。ppt:阅读《小松》、4.思考领悟。5.判定时代。展示成果,全班交流,梳理总结。深入思考,体会差异。全面思考,训练思维。
8、《乡村四月》,按照启功先生的观点,这两首诗应该属于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